顯示具有 隨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隨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新年新希望

新年新希望

文章日期:2013-01-01 12:18
你說
隨著年歲漸長
每日處理的事務日益繁多
生活的感動卻慢慢變少
學生時代,每天想的可能是要考試的那五本教科書
研究生時代,想的是如何寫好一篇論文
對於小小的進展可能都興奮不已
現在,每天面對的執行計畫、行政工作、研究工作
可能都數倍於此,卻變得如例行事務般,對這一切感到習以為常
所以呢?
我說,我們來許個新年新希望
不要太貪心、容易執行的新年新希望
例如,
每個月學道新菜,
到大賣場買東西的時候找個從未買過的新東西試試
每季找個新地點去冒險,不論是到US,或者是隔壁土城的山路
你戲謔的說,加上一個,每個月寫完一篇PAPER,
"每季吧!" 我想。那是種responsibility, 或許算不上是能讓人感動的事務
卻也是做不到會睡不好的吧!
就這樣,
在2013開始的第一天,開始草擬我們的新年新希望!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難怪外國人喜歡台灣


文章日期:2012-09-27 20:08
那天一道去逛菜市場
路上機車四竄,必須小心閃躲
肉鬆攤旁邊的豬肉攤邊切豬肉邊濺血
走路要小心踩到狗屎
你有些埋怨的說: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外國人覺得台灣好
我想了一下,說台灣人是真的好
我們對外國人特別好
外國人來台,我們絕對是全程招待
從機場接機到最後送機
餐餐盛情款待,怕是他們餓了、冷了
不像我們去國外開會
一切自己來,有時候連COFFEE BREAK都沒有COFFEE

 這幾天又有新發現
我們的確是對外國人好
本國勞工的基本薪資很難漲
要有很特殊的高門檻
外勞薪資卻不能脫鉤
我們的確是照顧外勞的

還有
健保二代保費即將調漲,台灣人連二千元利息都要徵健保費
而旅外僑胞,就是在臺灣應該不用繳稅的
只要一次繳三個月健保費,就可以享用健保
換算下來只要二千元,就可以享用健保到飽

難怪外國人覺得臺灣好~~~

人的積極性取決於所趕到的公平感
而人的公平感則取決於社會比較
          亞當斯 公平理論 1956

當我們談公平正義的時候,真的應該好好想一想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誰該繳健保費?

文章日期:2012-09-03 20:56
因應二代健保,最近又開始討論旅外僑胞繳費或停保規定的問題,搬出來爭吵的論點是,公平正義(這個詞很好用,但是各人心中的尺並不一樣)?或是僑胞權益保障?這裡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第一, 健保是保險還是社會福利?從目前制度看,當然是社會福利,保險的保費會因人而異,保越多、繳越多、可享受的保險也越多,但不會因為你賺的多就要繳的多,這當然是社會福利。第二, 提供健保服務的是誰?照顧的又是誰?從整套制度發展來看,政府部門投入大量公部門的人力經費,設計各項特約醫療院所管理制度,哪種病可給付,哪種病不能給付,這些都應該是納稅人所想的福利,所以,健保制度照顧的應該是台灣有繳稅義務的國民。在此前提之下,其他使用台灣醫療資源者,都應該一律以自費方式接受醫療,而不應該有各式各樣的管道讓期以極低的保費享用健保資源。所稱的華僑,常年在外生活,擁有外國國籍者,在台灣沒有任何納稅行為;或者是領取台灣政府的月退俸,卻已在國外養老多年的公教人員,到台灣念書的外籍學生,在臺灣也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目前都能以極低廉的費用享受健保,費用全民承擔。這不是金額多少的問題,公平正義原則而已,不是嗎? 這樣,我們才不會看到,僑胞十月回台灣繳保費,好方便作健康檢查。外籍學生來台念書,回國前不忘記先去牙醫作完牙齒診療。這真的不是他們錢花得多不多的問題,再說,除了健保局,誰知道他們每年用掉多少健保資源呢?我想駐外人員也不需要停保啦!他們三不五時返國述職還是可以用得上,再說,以他們的薪俸來說,這些保費絕對是九牛一毛。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Why not let them fly?


文章日期:2011-09-22 19:59
上周去參加高中國中兒子的安親會
回來覺得心情沉重無比
以前我們自己努力,用聯考成績去選校,
至少努力念書還有個絕對標準
今天的基測變的很簡單
所以學生只好錙銖必較因為可能錯兩題掉一個學校.
還有複雜到不行的免試、申請、登記
制度再複雜,也都是看考試成績。
而且這些主政者應該沒學過統計,
不然就是沒學好才會搞出一堆高分低就的烏龍


今天的學測變的要求太多
自然組也要去拼史地,文組也要去考理化
根本是浪費生命有時間去多運動多出門增廣見聞不是很好嗎?
不用暑假還留在學校暑修

所謂的繁星計畫變成必須跟你左右同學比成績
用在校排名去申請學校
如果全校第一可以選臺大
全校第二只能選成大吧
全校第三,就選剩下的…..
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來的

今天心情更難過了
兒子回家說要上網查新聞
一問之下他有個國中同學前幾天墜樓身亡
為什麼不知道聽說爸爸對他很嚴格.

而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教政策
在想的卻是要如何設計不同模式的會考”…
想辦法換個噱頭,隱藏考試的事實
我想,教育部應該改名叫考試院吧

唯一慶幸的是好在我已經都考完了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每日一字


文章日期:2011-08-27 08:23
每天能夠學到新字都是很開心的事
前陣子跟印尼學生學了個新字
Fasting Month, 還誤以為跟快速有啥關係,其實是齋戒月的意思。
讓Handsome笑我孤陋寡聞
昨天,跟SONIC MSN,他提到本來要去爬山,結果雨下不停,只好取消計畫,
突然間冒出個
TOT
我說,啥是TOT啊?
他回說,很悲傷,悲傷到一直哭個不停
聽了這回答
還真是讓人覺得TOT了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選學校好比進賭場


文章日期:2011-07-08 11:53

心得:統計機率要學好!


二次基測PR值95 可望進前三志願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7/08 04:11
自由時報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全國二次基測週六登場,今年受聯測影響,北北基報名二次基測考生只剩六千六百一十人,外縣市選填基北區聯合登記分發的考生也不如預期多,只有三百卅三人。國中老師分析,以目前前三志願保留約三百七十個名額來看,推估PR九十五就有機會錄取,可能比去年下降一至兩個PR值。

台北市教育局統計,往年基北區約有六成的學生會考二次基測,今年大多數考生及家長擔心二次基測名額僅剩一成,報名人數創新低,只剩下六千六百一十人。而外縣市報考基北區登記分發人數也不如原本預期的多,僅三百卅三人,且多數集中在桃園地區。

外縣市三百多考生 左右結果

景興國中教務主任卓意翔分析,雖然北北基考生人數減少,但願意再考二次基測的考生,整體平均素質仍比基北區整體考生高,預料前段高中的競爭依舊激烈,尤其外縣市三百多名考生的實力難以預估,將是決定這場「戰役」的最大關鍵。

但他也分析,少了過去「兩次成績擇優」,今年二次基測的競爭狀況將會減緩,以前三志願開出近四百個名額來推算,六千九百四十三人報考,預估PR九十五就有機會上前三志願。以去年登記分發成績來看,去年想進中山女中最少要PR九十七,等於今年PR九十五就有機會,考生可放鬆心情應考。

推估錄取公立高中職機會增

外界更推估今年北北基報考人數銳減,加上回流名額增加,可望有近六成可錄取公立高中職。對此,台北市教育局表示,北北基登記分發各校實際的回流名額要等到十五日才能確定公告,對照去年基北區登記分發主委學校淡水商工提供的數字,去年基北區公立高中職及公立進修學校錄取兩萬八千五百七十七人,有四萬兩千零四十三人報考,錄取率就接近六成八。

由於北市前三志願聯測後的登記分發報到率超過九成,幾乎沒有任何回流名額,二次基測後的登記分發,建中將招收一百一十四名、北一女一百名、師大附中五十五名、成功高中五十七名、中山女中四十七名。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不要爭名利?


文章日期:2011-06-26 12:47
到畢業時節了,總會有大學校長鼓勵學生不要計較名利,一付苦口婆心模樣,
但是,這些大學校長們,日日汲汲營營於募款、爭取大學排名,想盡辦法擠進全球百大,
或者力求評鑑高分,無所不用其極去爭取五年五百億,
這是所謂不爭名利的榜樣嗎?
那天回到台大校園,新建築四處林立,哪棟不是金錢蓋出來的?
回頭逛到傅園裡,只覺感慨,這年頭沒有這樣的校長了吧!

話說回來,今天臺面上的人物莫不在追求名利,
如果方法手段正確,追求名利又何錯之有?
那應該是一種對於辛勤努力的肯定,不是嗎?
如果辛勤工作,卻總是只能拿到很低的薪水,卻始終升不了官、作不了主,
那才是沒有公平正義吧。

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1997 Happy New Year


文章日期:2011-01-29 12:01
親愛的   :
近來可好?這一年想必有不少收獲吧!在這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時,祝福聖誕快樂並有新的展望及希望。雖然大家見面的機會不多,有空時多寫信或電話聯絡,也許會給不變的生活帶來一些新的啟示。

Handsome的高雄後醫生涯邁入第二年。逐漸習慣高醫學業繁忙的生活。
我們的小行堯滿一歲了,看著一個嬰兒在短短一年內,從三千多公克到 十公斤 ,從只能在手裏抱到會跑會叫,還會破壞所有他可及的東西,實在是件神奇的事。不過,要照顧孩子也是件相當花功夫的事,生活中除了上班、陪孩子玩,大概沒有太多時間作其它的事了。不過,為了怕小堯沒有伴,所以,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六月我們會有第二個韓小朋友來陪他。懷孕其實是很辛苦的。所以作爸爸的要多體恤老婆。不過,這十個月的辛苦事小,日後的養育大概是件更高難度的事,更需要爸爸媽媽陪他一起長大。辦育嬰假的構想還在蘊釀,尚未確定,也許等老二出生再決定。有許多現實問題要考量,再說吧。再兩年功夫Handsome就可以回臺北了。

此時結婚、生子好像有點快?Handsome要唸書,家裡要有經濟來源,小孩的開銷是另一筆支出。也許這些負擔是比不上同學們可以的唸書而毋須擔心金錢問題來得逍遙。我們也都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互相依賴,互相幫忙,作彼此的參謀,對人生規劃有新階段的計劃,雖然偶有不如意,對未來總是充滿希望。你呢?不一樣的生活有不一樣的新希望吧!有空可以互相分享。資訊月快到了,打算去買臺新電腦,如果你有E-mail地址也可以告訴我們,也許下一年用E-mail寄賀卡,只是,電腦硬生生的,又好像不如親手作卡片、貼郵票來得溫馨了。

新年新希望

Back to 1995


文章日期:2011-01-29 11:55

最近在整理幾部電腦裡的資料
發現多年前的賀年卡檔案
好不容易啊!
經過多年時光還在
雖則有些不齊,或者有些年度因為太忙碌就無暇提筆
至少,把找到的留在這裡
和現在相比,當年的賀年卡來得樸素許多了。
***************************************************
–––––––––––––––––––––––––––––––––––––––––
親愛的      :
近來可好?有一段日子未聯絡,不知近況如何?雖然大家見面的機會不多,有空時多寫信或電話聯絡,也許會給不變的生活帶來一些新的啟示。

經過許多年的思考,把芝加哥的IAP-66及教育部的兩百多萬公費放下,Handsome決定到高雄去念後醫。希望五年後的另一個畢業典禮能夠帶來不同的人生。一樣本著對生命科學的關注,只是從野生動物的身上轉移以人類為主體,希望能用積極的精神學到可以救人的本領。作醫生是很辛苦的,不過,能完成一個長久以來的夢想才能過無怨無悔的人生吧!未來,還是希望能回學校教育英才,能享受作教授的樂趣才是Handsome志之所向。

 我們的孩子在十月十日出生,取名叫韓行堯,出生的時候有三千多公克重。歡迎你們來看他。懷孕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頭三個月會害喜,頗不舒服。後三個月會因為體重的增加覺得行動困難。只有中間的幾個月可以稍微輕鬆一點,可以藉此多作運動,這樣生產的時候才不會太難過(至少心理上如此)。以後你們作爸爸的要多體恤老婆,生小孩真的很累,作老婆的要趁此多賴皮,其它時候難得有此特權可以享受。話說回來,這十個月的辛苦事小,日後的養育大概是件更高難度的事。還有待研究。

從台北到高雄,是一段很長的距離(當然,比芝加哥近得多)。有許多傷腦筋的問題。例如,要如何調職到高雄?要住多大的房子?孩子要給誰帶?家庭的消費型態將截然不同於臺北或芝加哥。我們設想了各種型態的組合,然後朝著最佳的狀況努力,希望能調到高雄工作,希望孩子有親人幫忙帶,希望租到兩房一廳又不太貴的房子(至少高雄的房子比台北便宜一些),希望Handsome能好好學得經世濟人之道,將來能到長庚醫學中心作研究。就算事情未能盡如人意,也許未能很快調高雄(那樣Handsome就可以專心唸書,我可以在臺北一邊照顧孩子),最少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只要持續努力,這些目標終有一天能達成的,我想。

此時結婚是好是壞?Handsome還要唸書,家裡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還要適度回饋父母,小孩的開銷是另一筆支出。也許這些負擔是比不上同學們可以逍遙的唸書而毋須擔心金錢問題。我們卻都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互相依賴,互相幫忙,作彼此的參謀,對人生的規劃有另一種新階段的計劃(相較於結婚之前),是很快樂而滿足的生活,對於未來,希望能在安定中追求成長,不然,如果太過安逸而不求上進就會很容易落伍了!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歡迎來信與我們分享。也許,我們可以出個班史外傳,藉此互通訊息,想來未來合作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學業順利
生活如意
19951020
–––––––––––––––––––––––––––––––––––––––––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又有新花招!


文章日期:2010-12-13 20:56
一國多制,保證大家搞不清楚! 不知道是誰說一綱一本可以減少學生學習壓力的!
Sonic今年第一次考差了,好在有第二次機會,讓他至少恢復水準,有個還算滿意的高中念, 從這則新聞看起來,"可能"不能這樣做!
文中看不出來,如果第一次北北基分發不理想,那第二次要怎麼辦? 還是就沒有第二次了?
 光是"選擇"考試就像是排列組合跟機率, 百思不得其解?
 中時的特稿標題下的好 "制度整人 誰弄得清楚!"
***************************************************************************
命題、用途有別 考完聯測再拚二測 不能擇優 2010-12-13 中國時報 【林志成、葉芷妘/台北報導】
 明年升高中職五專有一次北北基聯測及兩次全國基測,北北基聯測考「一綱一本」,題目有地域性;全國基測考「一綱多本」。
  教育部表示,考全國兩次基測的學生,可選成績好那次做為升學依據;但考北北基聯測及全國第二次基測的人,兩考試命題方式及用途不同,不能擇優升學。
  明年北北基聯測及全國第一次基測都在五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舉行,全國第二次基測七月九日、十日登場。台北市教育局長康宗虎說,外縣市學生要參加北北基聯測,必須到北北基試務單位現場報名、不能通訊報名,考場也安排在北北基,稍微麻煩一點。
  台師大心測中心負責北北基聯測及兩次全國基測的命題,副主任曾芬蘭表示,明年這三次基測有一個共同點,英語科的英文單字都從一千字增加為一千二百字。差異是,北北基聯測題目有地域性,各科有一、兩題高度靈活題;但全國兩次基測維持跟往年一樣的出題方式。
  根據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的北北基聯測題型,淡水紅樹林、大稻埕、陽明山國家公園、淡水潮汐等在地生活經驗,都可能成為出題素材。  專家也提醒,花博是台北市的盛事,可能在北北基聯測中出現,譬如數學科可能考如何逛花博園區最有效率?自然科可能考空心菜、茭白筍如何淨水?
 台北市景興國中教務主任卓意翔說,為讓考生用北北基聯測成績就確定錄取哪些高中職,北北基國中明年可能都會提早約二周、四月中旬就完成國三所有課程,考生僅剩一個月可準備考試,沒有太多時間拖拖拉拉。  教育部表示,北北基聯測主要用在北北基高中職五專的升學,全國基測成績則做為進入全國高中職五專依據。學生考兩次全國基測,可擇優成績升學;但考北北基聯測如果成績不理想,再參加全國二次基測的話,因為北北基基測的命題方式和用途(只供選擇北北基學校)不同,就只能拿全國第二次基測成績參加全國登記分發入學。
 ********************************************************************
制度整人 誰弄得清楚! 2010-12-13 中國時報 【林志成/特稿】
 明年升高中職五專,免試入學有七種方式,以基測成績入學則有北北基聯測及全國二次基測,入學方案複雜的程度,少有人搞得懂。因為不同黨派間的政治歧見,造成明年出現一個「整人」的升學制度,教育部及北北基縣市政府各行其是,難道考生及家長受害只能自認倒楣?
  四年前,郝龍斌參選台北市長時,提出「一綱一本」及「共辦基測」的政見,自此國內教育開始「一國兩制」,台北縣、台北市及基隆市自成一套模式,其他地區又是一套模式。郝龍斌的「共辦基測」政見要在明年第一次落實,台灣的中等教育卻因此陷入極度混亂狀況。
  現在中央、台北縣、台北市及基隆市都是由國民黨執政,但升高中職五專制度卻更加錯綜複雜,看看明年的免試入學及基測升學,除非是專家,一般人真是難以弄清楚。  明年北北基免試入學有北星、新北星、基隆免試入學及基北區共辦方案四種,若加上教部的學區登記、國中薦送及學生申請」,全國有七種免試入學方案。考生若無法參加免試入學,就以基測成績入學,但明年有一次北北基聯測及兩次全國基測,不同縣市學生如何運用基測成績升學,也複雜到不行!
  更扯的是,沒有一個教育機關可以完整說明這套升學制度。以桃園考生來說,想深度瞭解明年升高中職五專免試入學、基測入學,必須問教育部、台北市政府、台師大心測中心及專家等,才能得到充分資訊。直到現在,許多國中教務主任都不清楚這套升學制度,根本無法輔導學生。
  政府推出政策應簡單明瞭,讓國人易懂,才會成功。明年升高中五專制度的設計,讓人懷疑是否教部及北北基地方政府要整全國考生及家長?但到時發生一堆問題,已是可能預料,相關單位要有充份心理準備等著收拾殘局。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有效嗎?


文章日期:2010-10-27 12:20
我家沒信特別的教,Handsome said, we believe in "science".
但也不排斥參與任何宗教活動,我們覺得這些都是不同環境之下的文化,都應該值得尊重。
這兩個禮拜,為著參加外婆的告別式,去了幾趟教堂,
跟著念了幾次玫瑰經跟相關的經文,文內不外是感念基督的犧牲,以及信我者得永生等。
boys 也跟著參與,直到那天到了墓園,念完經文,
Eric 很認真的問我:
"媽咪,念這些有效嗎?"
不知道誰能幫我回答這個問題~~~

學習是為了考試而存在嗎?


文章日期:2010-10-27 12:14

以下是教育首長對於十二年國教的看法,這樣的"擔憂",才真的令人感到擔憂?難道只有考試能夠反映學習的意願?無怪乎各式樣的考試種類如排山倒海而來,卻不知反而抹煞了學習的樂趣所在~~~

 

 

12年國教時代將至 吳清基:孩子不讀書怎麼辦?

 更新日期:2010/10/27 00:39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12年國教」時代即將來臨,教育部長吳清基26日擔憂地說,如果以後不考基測,孩子們雖然可以不再為升學壓力所逼,但「孩子不讀書了怎麼辦」?

在99學年度全國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工作總檢討會上,吳清基指出,教育部12年國教工作小組將完成研究案,並送往行政院討論;他雖期盼12年國教儘快實施,但心中也有擔憂。

「如果沒有基測的時代來臨,未來國中教育怎麼辦?」他說,其實在孩子求學的路上,適度的壓力反而可以讓他們更努力,如果以後完全沒有升學考試,孩子不願意再讀書,該怎麼辦?

吳清基也強調,要推動12年國教,一定要在「國中端」做好安排,儘管教育不再是因為考試而存在,但國中教育應當要多多安排社區服務、音樂、體育、才藝、童軍、國際交流等多元化的學習,讓學生少了壓力,卻過得充實。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第二個天堂


文章日期:2010-10-21 08:20

我小時候喜歡回苗栗的外婆家,雖然路程比較遙遠,但因為有廣大的田野可以倘佯,可以和一大群表兄弟姊妹嬉戲,廚房裡的阿姨舅媽們,總是像辦流水席一樣的,不斷變出各式佳餚美食,於是,印象裡,外婆家就是天堂的代名詞,總是拖到最後一分鐘才肯回家。
何其有幸,長大之後,拜之賜,我在樹林找到了第二個天堂。跟婆啊第一次見面,就像是回到家一樣,一點沒有生疏的感覺。每每見到外婆,她總是笑臉迎人,嘴邊始終充滿關心問候,每次要離去了,她總是能夠從百寶箱裡變出各式各樣的伴手讓我們帶回家,她知道家裡兩個小子喜歡吃香腸,每次回婆啊家,不僅僅桌上有這道菜,臨走也不忘包上乙份,嘴上不時說是 ”唉呀!我們也吃不完,你們就帶回去吧!’ 心裡也都知道,這些都是婆啊特別貼心準備的,總叫人感覺無以回報,於是,我們只能偶爾有機會湊進廚房幫忙洗洗碗,或者攪攪鍋子裡的紅燒牛肉,聊表心意。前陣子,買了麵包機,心裡想婆啊不適合吃油膩的,於是乎不時做雜糧吐司、白饅頭給外婆,看著外婆很開心的享用,一邊分給大家,才算是稍稍寬心,覺得終於有機會能回饋那麼億萬分之一給我們最博愛的外婆。
三個月前赴美短期進修,出門前去看外婆,她在安養院的病榻上,身體想必不舒服吧還是很努力的跟我們談天說笑,要啊放心安養院的環境,之後,數度在SKYPE上擔心我趕不回來看外婆,我總是回說,你要對婆啊有信心,婆啊那麼有韌性,沒有問題的。外婆總是沒讓我失望,等到我回來了。
他們說,外婆不用再受苦了,可以到天堂去享福。我想,是天堂的人們有福了,以後,換他們可以有享受不盡的佳餚跟始終面掛微笑的外婆。
外婆,謝謝您,謝謝您這麼多年來做為大家的避風港,只是,我忘了跟您要花生豬腳跟紅燒牛肉的獨家配方了,這下子,我要去問誰呢?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以為容易的事


文章日期:2010-10-12 12:36

在機上看到劉曉波起草的零八憲章摘要,心裡想,這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易地而居,可能變得如此寶貴而遙不可及。

只是,看到其中一句"這些政治進步迄今爲止大多停留在紙面上;",仔細想想,其中又有多少我們以為擁有,卻又只是海市蜃樓呢?

 

轉載

零八憲章
2008年12月10日公布

一、前言

今年是中國立憲百年,《世界人權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牆”誕生30周年,中國政府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0周年。在經曆了長期的人權災難和艱難曲折的抗争曆程之後,覺醒的中國公民日漸清楚地認識到,自由、平等、人權是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民主、共和、憲政是現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構。抽離了這些普世價值和基本政制架構的“現代化”,是剝奪人的權利、腐蝕人性、摧毀人的尊嚴的災難過程。21世紀的中國将走向何方,是繼續這種威權統治下的“ 現代化”,還是認同普世價值、融入主流文明、建立民主政體?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抉擇。
19世紀中期的曆史巨變,暴露了中國傳統專制制度的腐朽,揭開了中華大地上“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序幕。洋務運動追求器物層面的進良,甲午戰敗再次暴露了體制的過時;戊戌變法觸及到制度層面的革新,終因頑固派的殘酷鎮壓而歸于失敗;辛亥革命在表面上埋葬了延續2000多年的皇權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囿于當時内憂外患的特定曆史條件,共和政體隻是昙花一現,專制主義旋即卷土重來。器物模仿和制度更新的失敗,推動國人深入到對文化病根的反思,遂有以“科學與民主”爲旗幟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因内戰頻仍和外敵入侵,中國政治民主化曆程被迫中斷。抗日戰争勝利後的中國再次開啓了憲政曆程,然而國共内戰的結果使中國陷入了現代極權主義的深淵。1949年建立的“新中國”,名義上是“人民共和國”,實質上是“黨天下”。執政黨壟斷了所有政治、經濟和社會資源,制造了反右、大躍進、文革、六四、打壓民間宗教活動與維權運動等一系列人權災難,緻使數千萬人失去生命,國民和國家都付出了極爲慘重的代價。
二十世紀後期的“改革開放”,使中國擺脫了毛澤東時代的普遍貧困和絕對極權,民間财富和民衆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個人的經濟自由和社會權利得到部分恢複,公民社會開始生長,民間對人權和政治自由的呼聲日益高漲。執政者也在進行走向市場化和私有化的經濟改革的同時,開始了從拒絕人權到逐漸承認人權的轉變。中國政府于1997年、1998年分别簽署了兩個重要的國際人權公約,全國人大于2004年通過修憲把“尊重和保障人權”寫進憲法,今年又承諾制訂和推行《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但是,這些政治進步迄今爲止大多停留在紙面上;有法律而無法治,有憲法而無憲政,仍然是有目共睹的政治現實。執政集團繼續堅持維系威權統治,排拒政治變革,由此導緻官場腐敗,法治難立,人權不彰,道德淪喪,社會兩極分化,經濟畸形發展,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遭到雙重破壞,公民的自由、财産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得不到制度化的保障,各種社會矛盾不斷積累,不滿情緒持續高漲,特别是官民對立激化和群體事件激增,正在顯示着災難性的失控趨勢,現行體制的落伍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我們的基本理念

當此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曆史關頭,有必要反思百年來的現代化曆程,重申如下基本理念:
  • 自由:自由是普世價值的核心之所在。言論、出版、信仰、集會、結社、遷徙、罷工和遊行示威等權利都是自由的具體體現。自由不昌,則無現代文明可言。
  • 人權:人權不是國家的賜予,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享有的權利。保障人權,既是政府的首要目标和公共權力合法性的基礎,也是“以人爲本”的内在要求。中國的曆次政治災難都與執政當局對人權的無視密切相關。人是國家的主體,國家服務于人民,政府爲人民而存在。
  • 平等:每一個個體的人,不論社會地位、職業、性别、經濟狀況、種族、膚色、宗教或政治信仰,其人格、尊嚴、自由都是平等的。必須落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落實公民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權利平等的原則。
  • 共和:共和就是“大家共治,和平共生”,就是分權制衡與利益平衡,就是多種利益成分、不同社會集團、多元文化與信仰追求的群體,在平等參與、公平競争、共同議政的基礎上,以和平的方式處理公共事務。
  • 民主:最基本的涵義是主權在民和民選政府。民主具有如下基本特點:
    (1)政權的合法性來自人民,政治權力來源于人民;
    (2)政治統治經過人民選擇;
    (3)公民享有真正的選舉權,各級政府的主要政務官員必須通過定期的競選産生;
    (4)尊重多數人的決定,同時保護少數人的基本人權。
    一句話,民主使政府成爲“民有,民治,民享”的現代公器。
  • 憲政:憲政是通過法律規定和法治來保障憲法确定的公民基本自由和權利的原則,限制并劃定政府權力和行爲的邊界,并提供相應的制度設施。
在中國,帝國皇權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了;在世界範圍内,威權體制也日近黃昏;公民應該成爲真正的國家主人。祛除依賴“明君”、“清官”的臣民意識,張揚權利爲本、參與爲責的公民意識,實踐自由,躬行民主,尊奉法治,才是中國的根本出路。

三、我們的基本主張

藉此,我們本着負責任與建設性的公民精神對國家政制、公民權利與社會發展諸方面提出如下具體主張:
  1. 修改憲法:根據前述價值理念修改憲法,删除現行憲法中不符合主權在民原則的條文,使憲法真正成爲人權的保證書和公共權力的許可狀,成爲任何個人、團體和黨派不得違反的可以實施的最高法律,爲中國民主化奠定法權基礎。
  2. 分權制衡:構建分權制衡的現代政府,保證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确立法定行政和責任政府的原則,防止行政權力過分擴張;政府應對納稅人負責;在中央和地方之間建立分權與制衡制度,中央權力須由憲法明确界定授權,地方實行充分自治。
  3. 立法民主:各級立法機構由直選産生,立法秉持公平正義原則,實行立法民主。
  4. 司法獨立:司法應超越黨派、不受任何幹預,實行司法獨立,保障司法公正;設立憲法法院,建立違憲審查制度,維護憲法權威。盡早撤銷嚴重危害國家法治的各級黨的政法委員會,避免公器私用。
  5. 公器公用:實現軍隊國家化,軍人應效忠于憲法,效忠于國家,政黨組織應從軍隊中退出,提高軍隊職業化水平。包括警察在内的所有公務員應保持政治中立。消除公務員錄用的黨派歧視,應不分黨派平等錄用。
  6. 人權保障:切實保障人權,維護人的尊嚴。設立對最高民意機關負責的人權委員會,防止政府濫用公權侵犯人權,尤其要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任何人不受非法逮捕、拘禁、傳訊、審問、處罰,廢除勞動教養制度。
  7. 公職選舉:全面推行民主選舉制度,落實一人一票的平等選舉權。各級行政首長的直接選舉應制度化地逐步推行。定期自由競争選舉和公民參選法定公共職務是不可剝奪的基本人權。
  8. 城鄉平等:廢除現行的城鄉二元戶籍制度,落實公民一律平等的憲法權利,保障公民的自由遷徙權。
  9. 結社自由:保障公民的結社自由權,将現行的社團登記審批制改爲備案制。開放黨禁,以憲法和法律規範政黨行爲,取消一黨壟斷執政特權,确立政黨活動自由和公平競争的原則,實現政黨政治正常化和法制化。
  10. 集會自由:和平集會、遊行、示威和表達自由,是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自由,不應受到執政黨和政府的非法幹預與違憲限制。
  11. 言論自由:落實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和學術自由,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制訂《新聞法》和《出版法》,開放報禁,廢除現行《刑法》中的“煽動颠覆國家政權罪”條款,杜絕以言治罪。
  12. 宗教自由:保障宗教自由與信仰自由,實行政教分離,宗教信仰活動不受政府幹預。審查并撤銷限制或剝奪公民宗教自由的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禁止以行政立法管理宗教活動。廢除宗教團體(包括宗教活動場所)必經登記始獲合法地位的事先許可制度,代之以無須任何審查的備案制。
  13. 公民教育:取消服務于一黨統治、帶有濃厚意識形态色彩的政治教育與政治考試,推廣以普世價值和公民權利爲本的公民教育,确立公民意識,倡導服務社會的公民美德。
  14. 财産保護:确立和保護私有财産權利,實行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制度,保障創業自由,消除行政壟斷;設立對最高民意機關負責的國有資産管理委員會,合法有序地展開産權改革,明晰産權歸屬和責任者;開展新土地運動,推進土地私有化,切實保障公民尤其是農民的土地所有權。
  15. 财稅改革:确立民主财政和保障納稅人的權利。建立權責明确的公共财政制度構架和運行機制,建立各級政府合理有效的财政分權體系;對賦稅制度進行重大改革,以降低稅率、簡化稅制、公平稅負。非經社會公共選擇過程,民意機關決議,行政部門不得随意加稅、開征新稅。通過産權改革,引進多元市場主體和競争機制,降低金融準入門檻,爲發展民間金融創造條件,使金融體系充分發揮活力。
  16. 社會保障:建立覆蓋全體國民的社會保障體制,使國民在教育、醫療、養老和就業等方面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17. 環境保護:保護生态環境,提倡可持續發展,爲子孫後代和全人類負責;明确落實國家和各級官員必須爲此承擔的相應責任;發揮民間組織在環境保護中的參與和監督作用。
  18. 聯邦共和: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參與維持地區和平與發展,塑造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維護香港、澳門的自由制度。在自由民主的前提下,通過平等談判與合作互動的方式尋求海峽兩岸和解方案。以大智慧探索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可能途徑和制度設計,在民主憲政的架構下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
  19. 轉型正義:爲曆次政治運動中遭受政治迫害的人士及其家屬,恢複名譽,給予國家賠償;釋放所有政治犯和良心犯,釋放所有因信仰而獲罪的人員;成立真相調查委員會,查清曆史事件的真相,厘清責任,伸張正義;在此基礎上尋求社會和解。

四、結語

中國作爲世界大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和人權理事會的成員,理應爲人類和平事業與人權進步做出自身的貢獻。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當今世界的所有大國裏,唯獨中國還處在威權主義政治生态中,并由此造成連綿不斷的人權災難和社會危機,束縛了中華民族的自身發展,制約了人類文明的進步——這種局面必須改變!政治民主化變革不能再拖延下去。
爲此,我們本着勇于踐行的公民精神,公布《零八憲章》。我們希望所有具有同樣危機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國公民,不分朝野,不論身份,求同存異,積極參與到公民運動中來,共同推動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以期早日建成一個自由、民主、憲政的國家,實現國人百餘年來锲而不舍的追求與夢想。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國三模擬考 不想考可說不


文章日期:2010-10-05 00:00

Another strange talking point,


學生以後要周末去學校考模擬考,老師跟著加班,能不能領加班費?
應該不可以,所以,應該也要加一條,如果老師不願意,不可以強迫去監考!

 

白話點說,叫做"掩耳盜鈴"~

========================================
2010/10/04 20:35
開學一個多月,不少學校都已經進行過模擬考。不過,模擬考並不是依照現行教育法令舉行的考試,教育部訂出幾項國中模擬考原則,包括升學模擬考是必須尊重學生參與意願,不能佔用到平常上課節數。也就是說,學生只要不願意,就不可強迫參加考試。(陳映竹報導)

北北基國三學生一開學就面臨模擬考,日前引發教師團體在全國教育會議中抗議。根據教育部統計,各縣市學校一年大約進行六到七次模擬考試,每人每學期費用約150元到250元不等,雲林縣、嘉義縣有些學校一年模擬考更多達十次。

避免考試給孩子太多壓力,教育部和縣市政府、學校等教育團體討論國中辦理升學模擬考處理原則,從今以後,學校必須尊重學生參與模擬考的意願,考試成績不可納入平時評量計算、國三才能開始辦理、相關費用自願者負擔,考試時間更不能佔用平時上課時數。如果違反上述原則,將影響校長考績。

目前模擬考多利用平日上課,如果考試時間改到週末、早自修或是第七、第八節等課餘時間,將倍增學生壓力,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指出,模擬考本來不是正式課程,在尊重學生意願前提下,必須利用課餘時間,社會如果考試時間有不同看法,將持續蒐集意見。

楊昌裕強調,升學模擬考試行之有年,可以協助國三學生升學準備,實務上有必須性,但不是教育目的,學校在安排上要依據教育專業,依照學生志願性向,維持教學正常化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想太遠了!


文章日期:2010-10-04 08:34
昨天跟HANDSOME線上聊孩子的成績,他很憂心,
我覺得不該給孩子壓力,就說我當年大學考試物理也沒及格[聽起來不是個好榜樣]
HANDSOME苦笑說我想得開
回頭想想很多事,就越想越遠了~~~~~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教育新聞追蹤


文章日期:2010-10-01 12:54
以前不太注意所謂的"教育"、"升學"新聞
一直到現在Sonic, Eric 要面對考試了,才赫然感覺,
不看不行,因為,每年都不一樣,NO,每個月都不一樣
還是記在這裡方便以後來查,
然後,聰明人就會發現
這些教育部的人可能怕人家以為他沒事做
每天都要想出新方案
只要有人提出異議
趕快加班
明天再改一套
~~~~~~~~~~~~~~
難怪說公務員很忙,每天想新招忙翻所有人哪!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給我的父親


文章日期:2010-08-08 13:18
人生中有很多小事,轉瞬間過去,不會留下一些些記憶
卻有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記憶裡中留下一席之地,雖稱不上記憶深刻
總在某些特別的時候,那一幕幕會在腦海裡浮現,恍如昨日


記得在十歲左右,跟弟弟妹妹做了幾張父親節卡片給爸爸

他很高興的排在家裡的茶几上照相留念

時至今日,卡片不知去哪了,相片也找不著了

但那個片刻一直在心裡

他的口頭禪之一是知足常樂

告訴我們,不要去貪求不屬於我們的東西,

該你的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就不用想東想西的

口頭禪之二是做事要有效率

要做好規劃,不要拖拖拉拉

他的筆記本裡規規矩矩的字,

還有幫他寫進銷存電腦系統時就能感受一二

爸爸的話雖不算多[跟媽比起來J]

但我們會在不知不覺從他身上學到很多

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坐公車,

人很多,上來了個老太太吧!

我開始掙扎要不要讓座給她

我那時候應該還是個小學生吧,

這時候,讓座的人是我爸爸

讓我一方面不用繼續掙扎

一方面覺得很驕傲

時至今日,讓座的習慣應該比較普遍

[PS我還看過老先生趕人讓座的,夠猛]

老實說,普遍看到都是女生讓座,男生還真的不多。

至於爸爸修東西的功力自不在話下

從小時候印象裡的電視、錄放影機

到現在小朋友玩的各式各樣的玩具

他都有辦法化腐朽為神奇

一直到今天

小孩有些東西壞了

還是跟他們說----你們去找阿公好了,他甚麼都有辦法修

想要做一張卡片送給爸爸

翻出去年做的四十周年結婚紀念寫真書

覺得一時間要做出更好的還真有點難

於是,拿來再用一遍

當然,要補上大牛跟胖虎兩個新秀

貼在這裡,就不會掉了!

祝福您,父親節快樂

祝福您,兒孫滿堂

知足常樂,就能一直都快樂












Nicole 於 2010-08-08 21:17:10 回應

親愛的老爸,
感謝你和媽辛苦養育我們一家人
也讓我們姐弟們都了解知足常樂
世界上應該沒有比我們更美滿的家庭了
接下來就等我換台大車三不五時揪大家出去遊山玩水吧!!~~
88節快樂, 老爸我愛你!!

Nicole 於 2010-08-08 21:02:31 回應

樓下是我的留言唷~~~阿嘟嘟
Nicole 於 2010-08-08 20:59:16 回應

他是個嘴巴硬其實心很軟的好爸爸
也是個非常時髦的爸爸
小時候家中總是擁有當時最先進的家電
下班回家三不五時就會帶回讓我們充滿驚喜小禮物
對我們這些小孩真的是一點都不吝嗇
想想當時他ㄧ個人要養活一家人
真的是辛苦到極點
爸爸辛苦了~~以後換我們照顧你們嚕!!
Nicole 於 2010-08-08 20:09:47 回應


不只讓位的男生少,買菜的男人也少。
限在都是爸在買菜,今天才知道要買一脫拉庫的菜需要大智慧呢!
到今天,知足常樂也是我的座右銘。
阿拔,父親節快樂。
你敎我們如何天天過的知足常樂! 謝謝您~~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心有戚戚焉--讀書靠天分 家長醒醒吧


文章日期:2010-07-29 22:09
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覺得心有戚戚焉。
轉自中國時報社論 7/22, 繳國中基測志願卡那幾天
============================
讀書靠天分 家長醒醒吧
【林希陶】
  最近大考剛結束,記者朋友們最喜歡的新聞路線,就是去訪問榜首群怎麼念書的。但是說穿了這樣的新聞千篇一律,榜首們一定說,「我們都沒補習,愛幹嘛就幹嘛,花很少時間念課內的書,但看了很多課外讀物,從事很多課外活動」,諸如此類云云,一般人聽了只會更心酸而已。也有一些人會說,我被視為黑馬,沒有多準備,考前努力念一念,就大躍進了,一下子衝到最前面去。
  其實我們瞭解這些前百分之三的人所說的方法,實際上是很難運用於一般大眾的。這個就像是我們去問張栩為什麼圍棋下這麼好、費德勒(Roger Federer)為什麼網球打這麼好一樣,他們提供的方法,絕對不適用於尋常百姓的。他們這群人,不只天資好而已,後天還拚命用心努力,我們跟天才們的距離,絕非以道里計。很抱歉,這就是天資上差距。英文叫做gifted child,真的是「上天的禮物」,強求不來的。
  我不是說環境不重要,很多資質好的小孩,在一個破碎的環境之下,當然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但是環境轉換之後,他們到最後只是適時展現了自己的能力而已。良好的環境或機會只是促成這件事情的發生而已,假如沒有相對應的資質與準備,成果是很難展現出來的。
  關於讀書這件事,大家從小都在念書,自然都有自己的看法。家長當然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這不是一朝一夕就會改變的。但是假如從專業的角度來思量這件事,我必須誠實的告訴大家,念書這件事,是很講天分的。這是一件超級殘酷的現實,只是大家不願意承認而已。
  大家可能一下子難以接受,都想說我的小孩是「大雞晚啼」,總有一天會開竅,但是你的生命到底能不能等到開竅這一天呢?這是一場賭注,但輸贏也顯而易見。
  也有一些家長,很愛舉一些現實生活不可能出現的特例,如什麼發燒之後變聰明、開刀之後變天才(日劇很喜歡的題材),都覺得自己的小孩總有一天也可以。作夢是無止盡的,只是沒有實現的那一天。很多家長寧願亂逼小孩,也不願意停下腳步,思考其他可能性。逼小孩子念書一定要考幾分,得第幾名,根本是比登天還難,只會造成家庭紛爭,甚至後續衍生出心理問題。
  但是不會念書,不代表一無是處。教養小孩的重點,應該不是擺在念書這一件單一的事情上面。而是讓小孩找到自己擅長、有興趣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可能會想說,要怎麼找啊?孩子還這麼小,他真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嗎?其實只要從小讓他們多嘗試,多思考如何做決定,各種活動都去參與,百無禁忌,孩子們自然可以從這樣的過程中,得知自己的長處。這些事情不必然要花許多錢,如散步、去野外走走、處理生活各種微小的事情,包含寄信、開帳戶、存錢、洗衣服、晾衣服、洗碗、掃地、拖地、洗浴室、修理電器、操作機器等等,在這樣反覆試驗的過程中,反而能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另外,家長們勢必要認清的一件事情,就是「念書」、「成功」與「財富」這三件事情是分開的,絕對不是會念書的人一定會成功,也會變成有錢人。成功與否,端靠每個人的定義;有錢與否,同樣取決於個人態度。大家以為醫生、律師們很會念書,也都很有錢,但現實是也很多人每天在金錢邊緣掙扎。他們每月收入也許是很高沒錯,但剩下的錢可能比一般人還少。許多一般尋常百姓一點也不會念書,但是靠著一技之長,可也是月入十萬沒問題的。
  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定義自己的成功,這樣的人生,也不必然只屬於會念書的人所有。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快樂不用學


文章日期:2010-07-19 16:06
快樂在每一個人心裡代表不同的意義,對我而言,快樂就是跟別人分享喜悅,或有別人稱讚我。
    之前,去阿婆家吃飯,一個大家庭聚集在一起,家人們互相分享生活中發生的趣事,我在他們的臉上看到了燦爛的笑容,讓我也感到很快樂。
    每當媽媽出國回來時會買樂高,我就會再把樂高組好給媽媽看,她總是會稱讚我,我就會很高興。
    戲劇有一部分是說:『非洲有些人都很快樂,但台灣的有錢人總是很煩惱。』
雖然有些人很窮,但他們很樂觀,相反地,有些人有錢人想賺更多的錢,所以很煩惱。
Julia 於 2010-07-21 00:16:31 回應

小時候,爸爸教我們,人要"知足常樂"
就像歌裡說的
雖然沒有大廳堂,冬天溫暖夏天涼 ..... 這也要不計較夏日電價才能做到
雖然沒有大花園,春蘭秋桂常飄香 ..... 這要感謝媽媽辛勤栽種
長大以後,覺得這句名言裡蘊含著更重要的意義是
DO NOT COMPARE!
人總是愛比較,要比較,就一定會有人比你高,
要是這麼計較,就永遠不會快樂
所以,我要再加一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感謝我們擁有的一切,自然心安理得,快樂無比了!
PS: 你這次的樂高還沒拼完,拼完了記得給我看,也別亂丟了!
媽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