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日發百簡訊 手腕險廢


文章日期:2010-03-21 21:12

2010年03月21日蘋果日報

【王潔予、邱俊吉╱綜合報導】美國一名少女發手機簡訊上癮,每天逾100則,長期下來,竟出現手腕無法施力的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必須動手術才能解除症狀。國內醫師表示,沒看過打簡訊導致這種病例,但也提醒電腦族等頻繁使用手腕者,減少重複性動作,並多伸展和強化手和前臂的肌肉,以免受傷。

罹腕道症候群

16歲的安妮勒維茲家住伊利諾州,過去每天至少發百則簡訊,直到她覺得手腕痛、手指發麻,甚至握不住手中東西,才驚覺大事不妙。醫師診斷,說她出現腕隧道症候群,典型症狀包括無法抓、握,手掌、手指常灼熱、發麻。安妮說已減少發訊量到每天50則,內容也不長,「我知道這還不夠,但我正在努力節制中。」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臨床未看過這種病例。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韓德生則說,腕隧道症候群病因是手腕的「正中神經」受到迫所致,但傳手機簡訊,也有可能是手握電話、單用拇指按鍵,按太久造成拇指肌腱炎所致。 

腕隧道症候群小檔案

.病因:過度使用手腕或肥胖等原因,使得由兩條骨骼構成的腕隧道愈來愈小,導致腕隧道內的正中神經受壓迫所致
.症狀:正中神經掌管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靠近拇指側的感覺,當此神經受壓迫,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近拇指側會痠、麻、痛
.好發:常用手腕工作者,如電腦族、建築工等及肥胖患者
資料來源:韓德生醫師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轉脖解疲勞 伸展太快會拉傷


文章日期:2010-01-18 19:49
2009/07/13 22:45
民眾疲勞時,轉動脖子做伸展,太用力或過度恐造成傷害?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昨(七)日指出,一般來說,這類伸展運動是相對安全的,受傷機率不大,除非民眾動太快,才可能造成肌肉拉傷。
很多民眾可能習慣在疲勞時,稍微轉動脖子做伸展運動,有何注意事項?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指出,原則上,只要民眾動作別做太快,慢慢拉,遇到感覺脖子很緊或痛時,就停下來,一般來說,這類伸展運動相對安全很多,受傷機會不大。醫師強調,除非民眾一時運動太快,才可能造成肌纖維、肌腱小斷裂、出血,造成肌肉拉傷,得痛上個數天。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醫師曾頌惠則建議,民眾在轉動脖子做伸展時,應一次一個方向,慢慢彎,稍停數秒,再轉回去,若遇到感覺脖子很緊就停下來,之後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增加轉動的角度,一次以轉一邊為主,避免脖子左右搖擺不定受傷。
不過,即便上述伸展運動對一般人來說,算很安全,但復健科醫師韓德生仍提醒,若有脖子病變,即脖子長骨刺患者每次後仰(頭往上看),就會出現手麻症狀,這類患者就不適合做後仰的動作。
除此,復健科醫師韓德生還說,包括術後、有不穩定脊椎或內頸動脈剝離等病史民眾,也不適合做上述伸展運動,建議民眾要做前應先請教醫師,以避免因上述小小的伸展運動卻仍部分人造成傷害。不過,醫師韓德生強調,這類族群,臨床相對罕見。
另,醫師曾頌惠補充,有民眾做伸展時,聽到關節發出聲音會有滿足感,因而讓關節鏗鏗鏘鏘響個不停,但醫師說,壓力變化會對關節造成傷害,提醒民眾不應以讓關節發出聲響為樂。
【2009/07/08 台灣新生報】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楔子


文章日期:2010-01-13 13:15
昨天,去圖書館,本來要借PHP的書,被預約走了,架上只剩陳年書籍
(2005的電腦用書算是陳年了),一回頭
借了一堆科普書籍回家,分給小子們當寒假作業看...

想想自己愛看書( 可惜沒遺傳給小孩),應該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家裡訂了一堆國語日報、小作家之類的月刊,
之後跟著媽媽看讀者文摘,有些文章到今天還有的印象
讀者文摘真是甚麼都有,五花八門,令人稱奇
一直到後來家裡書太多、搬家之故,不得不丟的時候,
還硬是把那些喜歡的篇幅撕下來留著
只是,留的那些文章幾經輾轉也不知去向了.
在中學時期,到了高中才見識到所謂的"圖書館"
不同於影印室裡排隊印空中英語教室的同學
借的多是克莉斯汀納的偵探小說,念書之餘紓解壓力、消遣用的

之後念生物科系,開始埋首在所謂的專業書籍之中,
寫研究報告、寫公文,
看來看去都跟biology, ecology, conservation有關

一直到很多年以後
為了買書給小子
開始看童書
這年頭的童書真是多采多姿,令人目不暇給
童書作者其實需要更高的功力
可以在很短的篇幅和文字當中讓人感動或者會心一笑
不信你去看看 "我永遠愛你"、"石頭湯"
還有饒富經濟學意味的"一塊披薩一塊錢"
從此愛上看童書
甚至,買書是買給自己的
就算現在孩子大了
還是不時會去逛逛書店裡童書那一角
可以讓你在很短時間裡融入一種天真無邪的氣氛中.

最近,開始找五花八門的書看,小說、散文、科普
有時候是翻出高中、大學時代的"閒書"來回味,
例如"失去的暴龍與青蛙",與多年前感受自有不同
有時候,會想想,自己能不能寫些有價值的東西與別人分享
有時候,純粹只是覺得應該去探索過去沒嘗試過的領域而已,

想起以前,有個學長愛念書,總覺得時間不夠,於是乎,他的願望是如果有一天有錢了
可以花錢請人家幫忙看書 {聽起來很像讀者文摘的由來}

所以,回過頭來想試試寫文摘
況且自己做記錄的功力還不錯!
或許花上一些時間,就當作是消遣時間與壓力的方法吧!
或許,可以吸引小子們一起念些書吧!
這些整日K教科書以致無暇念閒書的國中生們!


fairy(精靈) 於 2010-01-13 13:19:43 回應

從小到大~
看過無數年的報紙,
書籍,小說,社論,漫劃,兒童書籍,
所以學會看書,是一件很棒的事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與狗狗的十個約定


文章日期:2010-01-07 22:28

小子們幼稚園的時候
跟他們講醜小鴨的故事
他們就哭了,因為覺得沒有人理醜小鴨,大家都欺負她,好可憐啊!

到了小學的時候
我講夏綠蒂的網給他們聽
那是個有關天真小豬與聰明蜘蛛之間的情誼,電影有翻拍,但不如故事來的純真
講到後來,有關聰明蜘蛛必須離開的時候......which is 時候到了
Sonic 又紅了眼睛,覺得小豬失去朋友好難過...

最近,有部片叫"與狗狗的十個約定",Sonic一聽說很感動,本來是不願意看的
最後還是一道看了這部片,然後,小子們一個紅著眼睛,應爸爸的要求發表心得"這部片告訴我們要珍惜與心愛的人相處的時光",至於比較小的小子,則躲在被子裡哭著不肯出來了。
大意約略是這樣的,
小女生的爸爸是醫生,終日不在家,溫柔體貼的媽媽又生病即將離開她,
於是,媽媽偷偷跟便利商店老闆要了隻小狗,在神不知鬼不覺得情況下,
裝做是流浪狗溜進了家裏,變成小女生的好朋友,
而這十個約定,是媽媽告訴小女生要養狗之前要遵守的"十誡",
-------------------------------------
愛狗的10個約定

1.請給我一點時間,讓我瞭解你對我的要求
2.請信任我,那對我非常重要
3.你要知道,無論你如何對我,我永遠不會忘記
4.在責罵前,請先試著瞭解我,是否有什麼正困擾著我
5.請偶爾對我說說話,雖然我聽不懂,但我懂你在陪我
6.請不要打我,別忘了,我認真起來是比你還強的
7.請好好照顧我,當我逐漸變老時
8.請記住,你有你的工作、娛樂和朋友,但我就只有你
9.請想想,我的生命有10~15年,遺棄我會是對我最大的傷害
10.請在我最終離去前陪著我,這是我最後的心願。最後,請記得,我愛你。
----------------------------------------------
這是小狗的心聲,或者是要離去的媽媽的心聲呢?

總之,小狗陪了她十年之久,
小女生長大了
爸爸也變老了
當小女生開始想飛,覺得狗狗變成牽絆的時候
狗狗卻成了爸爸唯一的朋友
一直到狗狗臨走前
想起這十個約定
......
小子們眼框就紅了。
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到也陪了我們十多年的黑皮呢?
不只是狗狗,我們最親近的家人不也都一直這樣不分距離的守候著彼此
這十句話,應該也適用在最親近的親人身上吧!
HsiaMom 於 2010-01-11 09:41:16 回應

去年九月趁開會之便  順道去函館玩耍
回國後為再一睹函館四季之美    看了「與狗狗的10個約定」
相較於兩位公子的多愁善感    小女則滿開心的說
如果可以養寵物會儘力遵守這些約定
至於何時可以養寵物    還得等阿嬤點頭
Nicole 於 2010-01-08 12:45:32 回應

我轉貼了你的照片過來喔~
http://tw.myblog.yahoo.com/nicole-cloth/article?mid=681
Nicole 於 2010-01-08 12:39:40 回應

姐~
我跟小明再435藝文區看完這片 兩個人都哭了,小明笑我哭的鼻子紅紅的。隔壁妳們家的韓媽媽也哭了。開場第一句話要補充一下 : 上帝創造人以後,怕人累太軟弱,所以創造了狗。看到這張照片,讓我再度想起根黑皮在一起的所有好時光。也要感謝偉大的媽嗎給我們如此美好的回憶! 等我家VINCENT 大點,你再讓小孩常來跟他玩吧 !
2妹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首重保暖

文章日期:2010-01-06 20:47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首重保暖
記者陳元春/台北報導
台灣新生報 2009-11-18

潮濕、寒冷的天氣,會加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不適症狀?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昨天指出,只有少部分的研究報告認為,氣候對該疾病症狀的加重,有影響,但多數的報告都認為「沒關係」,整體而言,並「未有一致性」,醫師建議這類患者逢濕冷天氣,應注意保暖。
天候舉凡氣溫、濕度或氣壓,會加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症狀?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昨(六)日指出,就目前的研究,並未發現氣候對患者症狀加重有顯著性,多數研究報告均認為,不會影響。
但若比較溫度、溼度或氣壓對疾病症狀的影響性,醫師韓德生說,氣溫對患者症狀加重比較明顯,至於溼度或氣壓,就不顯著。
復健科醫師韓德生進而補充,因天氣冷,民眾血管收縮,確實會直接造成患者類風濕性關節炎問題加重,出現「不舒服」,且天氣冷,也不侷限只影響患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氣溫低恐影響任何關節炎症狀,包括退化性關節炎,因此,目前臨床大部分物理治療,都是「熱療」。
醫師韓德生也說,臨床觀察也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只要遇到冷,如半夜吹冷氣,隔天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就加重,因此目前認為,氣溫高、低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的惡化是比較顯著的,其餘氣壓或濕度,則較不明確。
逢這兩天,颱風過境,天氣又濕又冷,醫師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這陣子的保健,有何建議?韓德生說,保暖很重要,建議民眾除注意穿著保暖,可用熱水浸泡僵硬的雙手,促進血液循環,提供民眾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