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活動完整紀錄,現在看來有些像論文格式,連謝辭都有,令人不禁莞爾>>
臺北縣關懷漁業親子之旅-魚苗放流活動之籌畫及執行
摘要
臺北縣政府農業局於84年5月21日在貢寮鄉龍洞南口海洋公園舉辦「臺北縣關懷漁業親子之旅-魚苗放流活動」,內容有黑鯛魚苗放流、漁產品品嚐及漁業資源保育觀念之宣導,該活動吸引上千名大臺北地區民眾參與,為漁業資源保育及漁業推廣作了一次良好的示範。
引言
本活動經費主要由農委會「沿岸漁業資源保育及開發利用(八四農建-六.四-漁-06(2))」計畫補助,本計畫在去年度(83)曾補助宜蘭縣舉辦親子魚苗放流活動。本縣為達到漁業推廣及漁業資源保育宣導之目的,在83年度運用本府經費於野柳風景區舉辦「臺北縣關懷漁業之旅」,活動參加人數約八百人。
今年度(84)本計畫補助臺北縣、臺南縣及屏東縣琉球區漁會等三個單位舉辦漁業資源保育知性之旅。其中,臺南縣政府於83年12月25日在將軍鄉馬沙溝舉行180人之黑鯛魚苗放流及紅樹林巡禮活動;琉球區漁會於84年4月8日連同漁業局所辦之觀摩會在小琉球漁業資源保育區舉辦「漁業知性之旅」,放流嘉臘魚苗,參加人員為當地學生500名。本縣則因放流魚種之繁殖狀況及氣候等因素,於84年5月21日舉辦本活動,並將參加對象擴大為台北地區親子共同參與,故名之為「臺北縣關懷漁業親子之旅-魚苗放流活動」。
在漁業資源保育工作項目中,魚苗放流屬於栽培漁業重要的一環。透過種苗育成及大量魚苗之放流,能夠直接增加資源補充群(recruit)的數量,再輔以生態環境的改善,以期能使資源量有效的增加。雖然在放流過程中因為運送過程的損耗、放流後對環境的不適應、天敵(predator)的獵食等自然損耗(natural mortality)以及人為捕獲(fishing mortality),使得魚苗的損耗率可能相當大。而且,相較於日本進行栽培漁業時動輒百萬尾,甚至上千萬尾魚苗的放流,本省的魚苗放流數目顯得偏低,八萬尾魚苗能夠存活長大的數目可能極少,其效果自然不易顯著,所以惟有透過持續放流,希望能對漁業資源的復育有實質上的助益。
在魚種選擇上,由於黑鯛經濟價值很高,是漁民常捕撈之魚種,同時養殖技術成熟,使之成為各縣市常放流之魚種。黑鯛屬於廣鹽性魚類,分佈地區涵蓋河口地區及沿近海,繁殖期在春季,到了五、六月,成群的黑鯛魚苗會聚集於河口,在沿岸地區或河口繼續成長,為我們的漁業資源帶來新的生機。多年前龍洞也有相當量的黑鯛存在,近年由於海域環境的破壞及人為捕獲,使得黑鯛分佈範圍變少,在該地點已經很少看到黑鯛的蹤跡,因此希望能藉由黑鯛魚苗的放流使得資源量有恢復的可能。
活動籌備
本活動初選地點包括野柳海洋公園、龍洞南口海洋公園、鹽寮海濱公園。由於去年度於萬里漁業資源保育區之野柳舉辦「臺北縣關懷漁業之旅」,所以今年改在貢寮漁業資源保育區舉行。在貢寮鄉的龍洞和鹽寮兩個地點中,顧及對於參加人員的掌控性、周邊教育及安全設備之周全性,選定龍洞南口海洋公園為今年舉辦地點。
在活動內容的規畫上,以魚苗放流為主軸。同時,為達到漁業推廣的目的,使參加人員對整體的漁業有更深入了解,所以增加漁產品品嚐及漁業資源保育宣導等項目,希望能藉此將漁業資源「保育」及「利用」兩個層面介紹給民眾,並在活動後舉辦海灘巡禮,請與會民眾清潔海灘以培養與會群眾愛護自然環境的心態,活動內容詳如表一。
表一:活動流程表
時間
|
地點
|
內容
|
AM 6:30
|
臺北縣府門口
|
人員開始報到。
|
AM 7:00
|
臺北縣府門口
|
遊覽車準時發車。
|
AM 9:00
|
澳底國小,和美國小
|
學生搭車前往龍洞。
|
AM 9:30
|
服務區
|
開始辦理報到並受理現場報名。
|
AM10:00
|
服務中心
|
開幕式,請局長及來賓致詞。
|
AM10:30
|
放流區(海蝕平台)
|
請大家依序放流。
|
AM10:50
|
品嚐區及教育區
|
品嚐各區漁會漁產品及教育宣導。
|
AM11:50
|
服務區
|
發放午餐。
|
PM 1:00
|
全區
|
海灘巡禮,請大家協助海灘清潔。
|
PM 2:00
|
停車場
|
搭原車賦歸。
|
本活動參加對象除原定的農漁界來賓約百人、澳底國小及和美國小師生及家長兩百人外,並開放給本縣縣民參加。透過新聞稿的發布以接受各界報名,並經由漁會歡迎各地漁民參加。本部份四百個名額很快在三天內便額滿。此外,為提供給當天遊客參加的機會,保留二百個名額供現場報名。
在合作單位方面,請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風景特定區管理處提供龍洞南口海洋公園之場地及部份經費補助。在漁產品品嚐部份,經過五區漁會事前協商及本府經費補助,由其提供各區漁會著名之漁產品。教育宣導方面,在文化大學生物系曾榮政教授協助下,徵求文化大學生物系義工30名,在現場進行放流及漁業資源保育的說明。總計,為了這個上千人的活動,本府動員了包括本局員工、文化大學學生、救生單位及當地警察、醫護人員等近兩百個工作人員,分工及人數概估如表二。
活動經過
活動當天天氣狀況並不佳,因為梅雨季節鋒面來臨,天空不時飄著細雨,風浪並不平靜,卻不減本活動之熱度。參加來賓包括漁業局長官、基隆水試所、臺大及海大教授、各農漁會代表、本縣民意代表及眷屬等近百人。同時,參與民眾亦相當踴躍,除縣府所提供九部遊覽車幾乎座無虛席,現場也擠滿報名民眾,使參加人數超過千人。活動由簡單的開幕式展開,各界代表針對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的現況以及改善方式表達其關心之意,漁業局代表將政府近年來在漁業資源保育方面所作之人工魚礁、魚苗放流及取締非法捕魚等保育工作對與會來賓加以介紹。末了,由文化大學義工為現場來賓解釋魚苗放流標準動作,以提供民眾放流時作為參考。
表二:活動之工作人員分配
職務
|
人次
|
負責項目
|
總指揮
|
1
|
督導各小組。
|
縣府報到組
|
3
|
點名發車及時間控制。
|
隨車導遊
|
14
|
行前宣導及相關物品分送、在車上放保育錄影帶。
|
報到組
|
10
|
來賓簽到、引導人潮、說明活動。中午分送餐點。
|
接待組
|
10
|
來賓入席,參加人員進場貴賓招待。
|
攝影組
|
5
|
活動場地地點之攝影。
|
解說義工
|
30
|
示範放流,介紹漁業資源保育 。
|
魚苗分送員
|
10
|
運送並分動線分送魚苗。
|
秩序組
|
10
|
放流區秩序以及品嚐區秩序,勿太擁擠。
|
安全維護
|
5
|
維護水中安全。
|
交通秩序
|
10
|
維持交通秩序 。
|
醫護
|
2
|
意外事故緊急救護。
|
品嚐區
|
50
|
各區漁會。
|
錄影
|
5
|
全程攝影。
|
總計
|
175
|
|
魚苗放流在海蝕平台邊進行,在本府員工協助下,本府農業局局長葉義生、貢寮鄉鄉長趙國棟、漁業局股長李憲宗帶著小朋友進行,黑鯛魚苗經由小朋友的手回到大自然的懷抱,魚苗在短短十數分鐘間便被熱情的民眾放流完畢,回到大自然的黑鯛魚苗其命運將會如何呢?雖有少數在運送過程中損耗,而健康的魚苗在回到海洋的懷抱時將會有部份成為大魚的食物,但仍有許多魚苗自在的悠游其中,放流單位希望魚苗在經過一定程度的損耗與適應後,能夠長成成魚,為本縣沿海漁業資源帶來新的生機。
漁產品品嚐在放流活動後隨即展開。借由各區漁會家政班同仁精巧的手藝向大家介紹北縣特有的漁產品:貢寮鄉的生炒九孔、石花凍早已名聞遐爾。萬里區漁會的髮菜沕仔浭、香酥小魚干在香味中帶有蛋白質、DHA等豐富營養。金山區漁會的炸花蟹將富基假日魚市的熱鬧景況搬到現場。淡水區漁會的炸淡水魚丸及淡水魚酥讓人感受到淡水漁港落日風情。瑞芳區漁會的小卷、鯊魚煙及髮菜香菇湯,讓你一次飽嚐海洋動植物的美味。在這個小小的龍洞南口海洋公園讓你可以一次品嚐到臺北縣主要的漁產品,堪稱是一場「芭比的盛宴」,現場並提供每道佳餚的烹飪方式,有些勤勞的媽媽站在一邊抄了起來,想來她的孩子又有口福。我們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讓民眾了解本土特有漁產品,增加其在縣民眼中的吸引力,讓家庭主婦在採購的時候能多選購漁產品,不但因其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並能改善漁民的生活。
漁業資源保育之觀念宣導則持續在服務中心二樓進行。每半個小時一場的多媒體生態保育宣導短片讓大家看到多彩多姿的東北角生物。同時,現有的海洋生物及資源解說看板以及由省漁業局所提供的宣導墊板、人工魚礁模型,經由文化大學生物系學生的說明,向現場民眾傳達漁業資源保育之觀念,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保育之重要性。
整個活動在主辦單位分送由金山區農會所製作的鄉點米食以及海灘巡禮活動中圓滿的結束。
反省及展望
舉辦本活動的目的,主要希望參與民眾經由接近海洋,認識海洋生物,進而對海洋生物及漁業產生關懷,勿用毒魚、電魚、炸魚的等非法捕魚方式傷害沿近海漁業資源,留給人類永續利用的空間。沿近海漁業資源的減少,多肇因於對海域生態環境的破壞及對漁業資源的不當利用。若要從事復育的工作,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有所成效。近年來由於民眾對於海岸遊憩的需求增加,對於海岸的破壞也日益增加,這部份海域環境的維護必需由沿岸工程單位、遊憩單位等相關單位的配合及適當保護才能避免在施工時造成破壞。海域生態環境的改善則需透過漁政單位在人工魚礁的投放等方面加以改善,以創造適合海洋生物生活的環境。在對資源的利用上,除了經由漁政單位的取締非法捕魚及禁漁期、禁漁區等相關限制來杜絕不當利用,以及漁民的配合來塑造優良海洋牧場的環境外,更需積極配合放流魚苗,才能使放流活動在教育宣導等目的外,達到其真正豐裕海洋資源的效益。
同時,本次活動尚有可改善之處,在此一併提出探討:
一、魚種及地點的選擇
在活動舉辦地點的選擇中,曾面臨到問題是,究竟最適合黑鯛放流之地點為何?一般漁民反應,河口較常有黑鯛的出現,文化大學曾教授亦表示其原因為河口營養鹽較多,鹽度較低,所以能吸引黑鯛。但是,另一方面考慮到對黑鯛魚苗來說,河口的天敵及人為捕獲壓力較大,可能對魚苗的傷害也大。二來河口並不適宜舉辦相關活動。同時考慮到東北角沿岸的浮游生物相當豐富,周邊教育、安全設備齊全,所以仍選擇龍洞作為活動舉辦地點。希望5公分大的黑鯛魚苗在本身具有游泳能力的情況下,在3-5天的適應期後,能藉助沿岸流游向較適當的地點生存。此外,在來年舉辦時,將會考慮到視地點放流嘉臘等其它海水性魚種,使之能更快適應,避免遷徙過程。
二、教育宣導之加強
本次活動由於地點及時間之限制,僅利用現場硬體設備針對海洋生物及資源作簡單之介紹。未來,如果時間能加長,可以尋找適當的場地舉辦魚拓之教學製作(現場製作約需二小時),人工魚礁模型之製作,並走進海洋認識其多彩多姿的海濱生物,透過更精緻的內容來進行此漁業知性之旅。
三、「海宴」的推廣展售:
漁業局負責漁業推廣業務的部門為因應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