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海洋健康指數 --- Ocean Health Index

文章日期:2013-04-07 21:38
海洋健康指數
100分為海洋永續滿分,全球平均60分來看,
臺灣得分為57,在171個國家/地區排名69


海洋占地球面積70%以上,海水占全球水資源的97%,超過40%人口居住於距海100公里的海岸地區,提供每人每年平均約17公斤的蛋白質,海洋相關經濟產業每年產值達3-6萬億美金,對於人類的貢獻不言可喻。而海洋環境因為人類運用而造成的壓力、破壞也日益嚴重,包括氣候變遷導致海水酸化、各類汙染、。
然而,究竟海洋被破壞到甚麼程度,哪些是關鍵影響因素,是否能夠量化,則是管理者與科學研究者長久以來感到好奇而又極其複雜的問題。六十餘名美加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2012首度嘗試整合各項資訊,估算全球171個國家的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 Index, 簡稱OHI),希望能夠平衡客觀的從生態、社會、經濟面綜合評量海洋健康狀況,作為永續的基礎。在這套健康指數,有哪些因素被列入呢?是否具有代表性呢?本文扼要說明該評估體系的內容,特別是台灣在該體系的評比狀況,並提出一些爭議點,作為未來持續發展以及保護海洋的基礎。

評估方法
此指數系統以各國管轄水域的水域,也就是專屬經濟水域為目標,公海部分不納入討論。科學家們從數百個曾被考量的指標中彙整出十大類,其中三類又各自區分為兩個子項目。估計每項指標時,會以近五年資料為研究時間範圍,以永中心思想,針對其特性或者近年發展狀況設定參考點或目標值,參考點部分會斟酌時間、空間、目標函數或者藉由指標性國家綜合訂定。。評估過程包含四項因素:現況(present status最近五年資料與參考點的比值)、壓力(pressures各項可能面臨的生態及社會負面因素)、抗力(resilience各項可能的改善因素,包括政策法規以及生態等正面因素)以及趨勢(近五年的變化、增減比例)。結合上述四項因子,估算未來趨勢(未來趨勢=現況*(1+(0.67*趨勢)+0.33*(彈性-))),再將現況加上未來趨勢除以二得到各類分數,綜合估算得到總分。故本指數估算的時間範圍為近五年,五年之後的狀況則尚無法預測。

評估項目與結果
針對十項指標的定義以及結果,逐項說明如次:
一、  海鮮永續 (Food Provision, 食物供應)
海鮮是人類糧食重要來源,幾乎占人類蛋白質來源的一半。此點再分為海洋漁業與海水養殖,如果資源能夠永續的機會越高,此分數就會較高,換言之,也就是過漁的機率越小,而若混獲、意外捕獲的情況嚴重,則會使分數降低。至於永續海水養殖,則要進一步考量對於海水水質的維護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捕撈野生物種。如果海水養殖(例如海上箱網養殖)會造成棲地的破壞或者非當地原生種的外流,也都是負面因素。
全球的平均分數僅有24分,台灣為45分。海洋漁業方面,全球得分僅有25分,表示大多數國家海洋漁業捕撈量都未達永續的標準。海洋養殖方面的得分則更低,全球平均僅有10分。不過此項的得分機準是以中國為參考,估計每平方公里海洋養殖所可能產生的漁獲量,在許多國家尚未發展海洋養殖的情況下,分數低反映的是尚未被妥善運用,而不單是養殖方式不夠永續。此部分台灣得到49分,顯示台灣的海洋養殖的發展情況較其他國家為高。

二、  確保漁業就業機會(Artisanal Fishing opportunity)
海洋提供許多發展中國家漁民就業機會,近半的全球漁產品係由家計型漁民所捕撈。因此,本項指標評估各國政府是否提供或鼓勵漁民能有充分的就業機會,而暫不考慮該漁業是否永續。此項評分是十項得分鐘最高者,全球平均為87分,台灣高達95分。顯示大多數的國家能提供沿海漁民適當的管道進行漁業。

三、  海洋自然資源永續(Natural products)
此項評估非漁產物的海洋產品之永續與否,包括珊瑚、海藻(海草)、海綿、貝類、魚油以及觀賞魚等六類。此六類產品的全球年產量達145萬公噸,產值達25.7億美元,提供可觀的就業機會以及經濟、貿易收益。而此類生物都需要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維持,倘環境被破壞,也會影響其產量,特別是全球有90%以上的海水觀賞魚來自珊瑚礁。此分數以歷史產量最高值的65%視為永續量,此項全球平均僅有40分,台灣則為38分,表示各國已經開始努力保育,惟仍有加強空間。

四、  儲碳能力(Carbon Storage)
本指標估計沿海自然生態系,包括海藻、潮沼區以及紅樹林等生態系的儲碳量,本指標以1980年代為標準,分數越低表示該地區碳儲存能力在1980年代之後下降得越迅速。全球平均為75分,表示仍保有1980年代的75%,表示有不少國家的狀況還算健康,台灣得分為91分,顯示保存水準優於平均值。

五、  海岸防衛力(Coastal  protection)
此指標估計海岸地帶抵擋暴風與洪水的能力,與前項指標類似,本指標以1980年代為參考點,評估紅樹林、海草床、鹽沼、熱帶珊瑚礁與海冰等重要海濱棲地的面積變化,全球平均73分,顯示部分地區棲地雖仍完整,但也有不少地方已經急速下降。這部分台灣僅有50分,顯示台灣沿岸地區被破壞的情況較嚴重。

六、  海洋經濟與工作(Coastal livelihoods and economies)
此項又分為生計與經濟,也就是工作機會與收益兩項。生計的部分,又分為工作機會與穩定的薪資收入,海洋產業的工作包括漁業、海水養殖、海洋旅遊與娛樂、賞鯨業、運輸、港口、船舶與造船、再生能源等至少八種產業,參考點係採用過去五年海洋產業就業率以及全國就業率的比值,分析海洋產業工作機會的增減狀況。高分代表海洋工作的增加或者新增加,低分則表示降低。這項數字在各國之間差異很大,舉例來說,祕魯、印尼、中國從1990年到2008年,海洋產業就業機會增加65%41%19%,相對的,挪威及日本則減少29%45%。在生計此項,全球平均達84分,顯示多數國家的海洋產業就業機會微幅下降。經濟方面,則以海洋收入與GDP成長的比值為估計值,全球平均為67,顯示海洋產業產值下降較GDP為多。台灣則為72,略高於平均值。
整體分數上,全球為75分,萬那杜、所羅門群島等國家得到滿分,台灣則為60 分,排名全球第133名。

七、  海岸休閒魅力(Tourism and recreation)
因為資訊有限,所以此項指數尚無具體的參考值,主要參考旅客數、旅遊時間以及沿海區域的永續旅遊為評估指標,但由於人數會受到各國人口數多寡的影響,因此綜合觀光競爭力指數等眾多指數,再以各國順序以及比例估算之。全球平均僅有10分,英屬加勒比得到滿分,西班牙有 34分,台灣僅有3分,為第84名,美國則僅有1分。作者也承認,由於有些國家因為貧窮、戰爭等動亂,無法發展觀光業,或者資訊不足,導致此項分數可能被低估。

八、  海岸在地意識 (Sense of place)
本指標評估受保護的指標種以及海岸地區的比例,具有文化意涵。其一的指標種,可以是由國際生態保育聯盟(IUCN)所界定為最應關心的瀕危物種,或者受到文化關注的物種(例如大白鯊、綠蠵龜、北極熊),目前70分顯示並非所有指標性物種都受到保護,仍有努力空間,此部分台灣為65 分。
其次為保留區域比例,可以包括海洋保護區或者其他因為美學、文化、休閒、歷史等原因所保護的區域,以保護沿岸三海浬水域的30%為參考點。此項分數並不高,僅有41分,而台灣更僅有10分,顯示台灣海岸保存區的比例偏低。

九、  潔淨海洋(Clean waters)
水質潔淨的評估指標為汙染程度,包括水體優養化、化學物質比例、病原體、垃圾等含量,目標值為零汙染,汙染越低則所得到的值越高。最高分為俄羅斯,平均值78分,表示海洋汙染的程度尚沒有想像中嚴重,但仍有改善空間。不過台灣僅有60分,勉強及格。

十、  海洋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生物多樣性包括豐度與種類數量,種類部分,以IUCN列為瀕危物種的多寡為估計值,得分高者表示風險低,平均為79分,台灣為88分。棲地方面,評估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鹽沼、海冰以及潮間帶的保護狀況,平均88分,台灣則僅有57分。此項分數較高的原因之一在於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提供資訊。本項目全球平均為83分,台灣平均為88分,排名33,為各項中排名較前者,也可見台灣海洋生態系的豐富度。

討論與爭議
各國所得分數介於36-86之間,在此項評比中得到第一名的美屬賈維斯島,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一個無人島,已被列為海洋保護區,德國、荷蘭、加拿大位居前十名,日本為第十三名,美國排名27,台灣則為69名,獅子山排名最後。一般而言,已開發國家、較無人居住的島嶼所得分數較高,而非洲、中美洲以及中東國家分數則偏低。主要原因為已開發國家有較充裕的經費進行各項保育工作,或者是無人居住島嶼因為破壞較低所以分數高,所以此指數與國家開發程度以及人口數密切相關。各國之間在各類別得分的差異性相當大,例如美國和英國分數不相上下,但英國在糧食供應方面分數遠高於美國,而美國則在海岸保護的分數勝出。因此,單從分數相近未必表示情況類似,所以,各國應該從其評比分數低的項目先著手思考未來如何保育海洋。至於資料缺乏也是必須彌補的缺口。
對於前述結果,並非絕無爭議,美國另一群學者對於該文中對於糧食供應(平均25)的評比便不以為然,舉例來說,一般咸認為美國和紐西蘭的漁業管理制度比歐盟多數國家好,但美國與紐西蘭在糧食供應僅得到1625分,法國以及西班牙反而高達8760分。該文作者則回應表示,在許多資訊不足以及地域特性不同的情況下,各項指數會經過區域性權重而非單純以原始值估計。此外,對於漁獲量減少是否代表資源減少?漁業科學家也有兩派不同的看法,開發中國家資訊的不足,以及油價、魚價等市場變動都可能是影響漁獲量減少的因素,而非資源枯竭。
即便有這些批評,海洋健康指數仍普遍受到肯定,這也是作者群希望本指數系統能開啟更多的討論,發揮引領海洋保育的作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別於許多研究文獻多從環保的角度去要求海岸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育,此指數也兼顧到人類的生計、糧食來源以及休閒娛樂等經濟社會性需求。而藉由指數評比的方式,或許也能吸引更多政府官員的關切,而願意進一步採取行動。當然,仍有許多不足之處,科學家們也希望繼續改善,也希望藉有此基準點的建立,作為未來加強管理維護的參考點。對於位在及格邊緣的台灣來說,是否也能夠思考參照本指標,構築台灣海洋保護的未來方針,提升台灣海洋的健康指數呢?

主要文獻:Halpern, et al., 2012, An index to assess the health and benefits of the global ocean. Nature 488:615-620.
詳細資訊可至以下網站查詢: http://www.oceanhealthindex.org/

新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