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農業時代,媽有十個兄弟姊妹,記憶裡清晰記得過年回外婆家的時光。
因為稻田已經收成,可以在田裡恣意奔跑、控窯烤地瓜,採紫雲英(種植做為日後的肥料)
或者有幾次幫著燒稻草,阿姨舅媽們忙裡忙外,
忙著殺雞、拔毛,做出桌桌客家美餚餵飽眾親友。
多年之後,即便外婆已經過世將近二十年,我們總還是約定在大年初三回媽的娘家
為什麼挑在初三? 很簡單,大年初一,大家要回婆家,大年初二回娘家,兄弟姊妹總有一半不能到,於是,大年初三成為大家都可以回家團聚的一天。
老公說,剛開始陪著回頭份,總覺得漫漫長日,不知該做些甚麼
後來體悟,就是跟久未相聚的家人話家常,舉杯暢飲,認識新成員
(每年總會有新生兒報到,然後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就知道是某阿姨的外甥女婿之類的稱呼)
還有,就是呼朋引伴到田裡去採蘿蔔、青菜、打棒球。
時光飛逝,不變的是黃色的油菜花田、還有孩子們臉上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