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今天去參加北區四縣市專題論文總決賽評審
因為今年度的主題是"婆娑之洋,夢想啟航"
第一,很開心,因為教育單位願意將此議題列入專題討論,吸引國高中以及小學生的注意。
後來了解,因為這是教育七大領域之一,輪完一次是七年,所以下次討論海洋是七年後~~~
接著,看到比賽論文網站內豐富的內容後,只有一句話,令人"驚艷"
http://sthesis.tp.edu.tw/
永續海鮮、親海地圖、淨灘活動、海洋文學
當然,應該指導老師花了不少心力,這些國中生的報告,個個論文架構十足,
拿來跟研究生分享,還不忘叮嚀,可不要寫輸這些中小學生。
評比當天則是精銳盡出,看著這群年輕學子
神采飛揚、有條不紊的說明他們的報告
自己改編的永續海鮮菜單、
看完十九本中外古今海洋書籍後的融會貫通(很開心他們把小美人魚也列進海洋文學)
風塵僕僕的觀摩、思考美麗灣議題、去將軍漁港採水、花蓮觀日出,海邊淨灘,
或者是下廚烹煮魚皮、蒟蒻,去取代魚翅;以及如何在魚市場、在學校宣傳海洋保育跟永續海鮮
即便有些同學緊張得不得了,越說越小聲,或者在評審問完問題之後短暫的面面相覷
總也是瑕不掩瑜,偶爾還會看到老師比學生緊張,或者忍不住幫忙解釋
雖說外面總不時有人指出此類活動,老師介入幫忙太深的疑慮,
不過這些能夠進攻總決賽者,從學生的反應能辨其一二,總是有兩把刷子。
主辦單位也非常用心安排議程,還準備摸彩,讓學生人人有機會抽中紀念品!
這是趟豐富之旅,讓人覺得能藉此讓海洋教育、文學'、保育的觀念向下扎根,是有希望的。
某位評審總結說得好,今天只是一場戰鬥的結束,希望能就此種下海洋的種子,
有朝一日,各位生力軍能投入海洋保護。
或許因為前面太精采了,結局反而讓人有點無言,
畢竟,是比賽就有輸贏,來自四個縣市的十四隊菁英,
選出三隊特優、四隊優等,其他只能排佳作,
頒發佳作時,一旁奏著樂聲、長官很認真的頒獎,
卻看到老師跟學生一個個愁眉苦臉,垂頭喪氣,甚至還有紅著眼睛掉眼淚的。
小朋友努力這麼久,失落感固然難免,只是,老師們是不是能夠多鼓勵小朋友,
告訴他們這一路走來已經不容易,在座都已經是優勝者,
整個過程的學習與磨練之難能可貴,
妳們已經擁有比同學更多的資源以及更不易的機會來經歷這場成長的戰役
重點絕對不在最後一張寫特優或者優等的獎狀,
再者,在頒完獎後,還有老師跑來興師問罪般的追問,為什麼他們只有佳作而沒有優等?
讓我開始有點沮喪,方才他們慷慨陳詞的要投身海洋保育,
宣傳親朋好友多吃永續海鮮,希望未來繼續投身淨灘活動,
是出自真心的?或者不過只是另一場講過就算了的演講比賽?
難道只要在學校就永遠擺脫不了"排名"?
我是樂觀的,海洋是包容的,
衷心希望這些小朋友們心中那種沒拿到特優的挫折感能夠過去
希望多年以後,或許有機會在海大看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