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是誰依賴誰呢?

文章日期:2012-09-29 22:24

從前出國開會,會拖到最後幾天才告訴小孩
因為SONIC總是可以在聽到以後兩秒掉下眼淚,然後好幾天睡不著覺,
 所以,為了縮短難過時間,索性到最後兩天才講
現在,告訴他們要出國 他們會說,那啥時要回來?心裡擔心的是沒人叫他起床,上學可能會遲到
 所以,有時候出國在外,還是要算準時差,用SKYPE叫他們起床
 剛開始可能有點覺得失落,覺得他們長大,不再需要你了,
究竟是小孩需要父母,還是父母需要小孩多呢?
父母總是以為小孩沒有他們會很難過日子,可能是吧!
只是,反過來又何嘗不是呢?
想想以後就放心了,心中雖然總有那麼點牽掛,
卻也總是相信,我們不在,他們還是可以過得很好,
或許更好,因為他們必須要學著更獨立自主~~~
所以,以前每當小孩不乖,或是太依賴的時候
老公的口頭禪就是,我叫媽咪出國,看誰叫你起床!
現在這個理由可不管用囉!

中秋夜,坐在機場貴賓室,小孩正在很開心的跟同學烤肉同樂呢!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難怪外國人喜歡台灣


文章日期:2012-09-27 20:08
那天一道去逛菜市場
路上機車四竄,必須小心閃躲
肉鬆攤旁邊的豬肉攤邊切豬肉邊濺血
走路要小心踩到狗屎
你有些埋怨的說: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外國人覺得台灣好
我想了一下,說台灣人是真的好
我們對外國人特別好
外國人來台,我們絕對是全程招待
從機場接機到最後送機
餐餐盛情款待,怕是他們餓了、冷了
不像我們去國外開會
一切自己來,有時候連COFFEE BREAK都沒有COFFEE

 這幾天又有新發現
我們的確是對外國人好
本國勞工的基本薪資很難漲
要有很特殊的高門檻
外勞薪資卻不能脫鉤
我們的確是照顧外勞的

還有
健保二代保費即將調漲,台灣人連二千元利息都要徵健保費
而旅外僑胞,就是在臺灣應該不用繳稅的
只要一次繳三個月健保費,就可以享用健保
換算下來只要二千元,就可以享用健保到飽

難怪外國人覺得臺灣好~~~

人的積極性取決於所趕到的公平感
而人的公平感則取決於社會比較
          亞當斯 公平理論 1956

當我們談公平正義的時候,真的應該好好想一想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不要放棄討價還價的機會


文章日期:2012-09-25 20:12
我其實不是個會討價還價的人
可能是遺傳自善良的老爸
而且,老公說,我大概是唯一到菜市場不跟菜販要東西,還會跟菜販說不用找的人
因為我覺得她們實在很辛苦。

但是在工作的時候,絕對不要放棄討價還價諮商的機會
(老公又要說我不像公務員了)

第一次印象深刻的經驗是,
在購買放流魚苗時,過去都是編列一尾八元
當公告要求三家比價時,最後買到三倍的數量

第二次買出國機票,台北東京一張經濟艙賣到一萬八千元
我上網去看電子機票不要一萬五千元,就念了代理商兩句
代理商猶豫了幾秒之後,就自動降到同樣價格。

最近,學生在聯繫研討會餐點,廠商要求先付款
善良的學生就來找老師要借款代墊
我說,錢不是問題,不過,應該試著去跟廠商說
學校也不會賴帳,是不是就請他們拿收據請款,讓會計室直接轉帳
也省下帳務處理的行政程序。
過兩天,學生很開心的來說都談完了,廠商也都同意。
這種模式,再度運用再要求論文集印刷廠寄送論文的過程中,
學生本來要安排開車去載,後來也順利要求廠商用快遞送到學校,費用也由廠商自行吸收。
有時候,錢真的不是重點,重點是一種程序以及談判經驗。
有時候,錢還是重要的,如果能幫國家省些公帑不是很好嗎?!

出去談,就代表國家,不要害怕

文章日期:2012-09-25 19:59

多年前剛進公門
前輩們會笑稱我們是"小朋友"
這麼多年過去,快要從從小朋友升等為大朋友了
最近,因為籌辦研討會,帶著助理跟學生處理一些行政工作
邊做,邊想,應該寫些心得分享,以後就可以少講一些,
也許有部分,會是想留給孩子們,讓他們以後知道我們在做些甚麼。

第一件事,我想說的是"不要害怕"
記得碩士畢業,剛進縣政府,只是個五等的小技佐,每次跟著課長出門開會
過了幾個月,要舉辦一個大型活動,聯繫部門很多,
其中一個是要邀請貢寮鄉的國小學生來參加放流活動,
課長沒空,就叫我自己一個人去,
校長耶!還脫離學生身分不久,覺得校長就是那位站在講台上講個不停的人,通常讓人感到畏懼.
或許課長看出我的猶豫,他用非常長輩的語氣對我說
"妳出去談事情,就是代表縣政府,不要因為對方是校長或者啥位高權重的人而感到害怕"
"就算真的有不能解決,或者你不懂的問題,就說帶回來再決定"
帶著這樣的囑咐出門,鼓起勇氣跟校長對談,
在同樣很誠懇的校長大力幫忙之下,那次參加活動的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

之後在中央政府工作,背後的招牌就更大了
長官會說,出去談就是代表國家、代表政府,
這時候更有機會見識何謂"君無戲言"
所以,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要花時間做功課弄清楚來龍去脈,
要思考底線在哪裡,籌碼在哪裡。

重點還是,要鼓起勇氣做該做的事,講該講的話
因為,妳不只是你自己,你代表的是國家政府
也不要因為自己位低就妄自菲薄或者推拖不前

說到這裡,就想到有個朋友,
有一次以技正的身分代表主委去參加其他部會的會議
其他單位的代表可能酸了幾句,嫌他層級不夠高
他很淡定的回答,本會的立場很明確,我來跟主委來都一樣
因為主委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所以派我來就夠了。

這也是要告訴小朋友們,
有問題要試著自己去找出、協商出解決方案
不是先躲起來,把老師推出去囉  ===>老師也有很多重要事情要辦呢!

科學家是份求真的工作

文章日期:2012-09-25 19:33

相信小時後大家都寫過長大以後的志願,有人要當軍人保家衛國,有人要當老師春風化雨,有人一心想當醫生護士來救人濟世,而也總是有一群孩子在愛迪生或牛頓等偉人傳記的薰陶下,寫下科學家或發明家的志願。當你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我要恭喜你,正朝著科學家之路邁進。

不同於文字藝術工作者擅長創造美麗作品,也不似社會工作者或政治、宗教家有著入世服務的使命感,科學家是個求真理的職業,藉著敏銳的觀察力,科學家尋求自然界中的相異(分析)與相同(歸納),找出其中規則,和同儕討論並獲得認同,以其成為科學史上的典範(paradigm)。科學家的心中都有個遠大的夢想::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成為教科書中的內容,成為大家傳頌的王氏定律或林氏公設,甚至是獲得科學界的尊榮:諾貝爾桂冠。

上述的觀察力恐怕是天賦的能力,分析相異及歸納相同,以及撰寫報告與同儕討論的能力,則是可以訓練的。在過去訓練科學家的過程中,多半在大學的理公醫農學院中的各研究所進行,年輕學生藉著指導教授的示範(role-model)即發表過程中體驗及試驗(try & error)來獲得這些能力。教授以身教代替教材,最後經由碩士或博士論文的完成,來認可學生言就能力的完備。但隨著科學研究即發表的國際化,撰寫論文已然成為一門企業(industry)。君不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論文蒐尋公司、英文編修機構,甚至是論文代筆服務,正充斥於網路及學術報告之間。大量而無篩選的資料(data),片段的資訊(informaion)讓年輕學子們消化不良、頻頻哀嚎。

我們希望寫一些提供年輕科學家以及學生關於論文撰寫與發表的存活指南(survival skill),不在取代科學知識或科學方法的傳授,也不是考試用書。內容包括文獻蒐集與詳析、實驗設計、結果分析與呈現,論文撰寫原則,每章最後會加上推薦書籍或網站。這些原則或指引,能減少學子們的試誤及焦慮,節省在格式上花的精力,來更完備研究的執行與內容。

希望這些札記,能讓在學術洪流中努力尋找方向的莘莘學子們多些自信,少些壓力,那我們的小小心願就算達成了。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二千元,健保吃到飽

文章日期:2012-09-22 08:10

最近開始討論二代健保,
前陣子有個消息,利息二千元以下要納保,換句話說,以後去領利息如果超過二千元,
銀行就必須自動扣繳健保費,於是掀起一股拆單潮,
然後據說政府部分開始呼籲(禁止?)領十八趴的公務員拆單,
銀行要求更改規定,不然拆單成本太高,
健保局不肯,怕收不到錢(反正銀行的成本跟他們無關),
我們心裡想,如果要算利息,那就合併計算就好了,不然總有規避之道。
總之,看起來健保二代將鋪天蓋地而來,
不管是利息、股利都算,終將變得無所不在,
那跟繳所得稅有何差異?乾脆所得稅加扣幾個百分點當健保費。

在此同時,看到國外僑胞回國只要繳三個月健保費就可以享受健保。
這公平正義何在呢?
中間有兩個關鍵,
第一,健保到底是保險還是社會福利?從目前制度看,當然是社會福利,
保險的保費會因人而異,保險越高、保費越多,
但不會因為你賺的多就要繳的多,所以健保當然是社會福利。
第二, 提供健保服務的是誰?照顧的又是誰?
從整套制度發展來看,政府部門投入大量公部門的人力經費,
設計各項特約醫療院所管理制度,哪種病可給付,哪種病不能給付,
這些都應該是納稅人繳稅所提供的,
所以,健保制度照顧的應該是台灣有繳稅義務者。

在此前提之下,其他使用台灣醫療資源者,都應該一律以自費方式接受醫療,
不應該有各式各樣的管道讓期以極低的保費享用健保資源。
所稱的華僑,長年在外生活,擁有外國國籍,在台灣幾乎沒有收入,也沒有任何納稅行為;
充其量繳交最低金額保費,跟低收入戶無異,(除非她們可以用國外所得納保~~)
而所有的費用由全民承擔。
行政院政務委員說這部份每年只有多付四千多萬,不算多 (是不是真的四千多萬也沒人知道~)
這真的不是金額多少的問題,不該付的一毛錢都不應該,不是嗎?
再說,這樣安排,以後僑胞只在需要看病的時候繳二千元就可以看到滿意
沒病的時候就可以選擇不保,
不像在台灣納稅者一毛錢都跑不掉
所以,難怪外國人覺得台灣健保好,
只要付三個月二千元,就可以吃到飽~~~
從這裡看,僑委會很盡責,其他則否。

海洋保護區國際研討會,共同思考海洋的未來

文章日期:2012-09-22 07:34





如果你常上菜市場,或許會發現,市場裡的魚似乎變小了,變貴了,為什麼?加拿大科學家於2006年指出,按照人類目前利用海洋資源的方式,到了本世紀中將無魚可吃,此呼籲作為喚醒世人的警鐘,許多對於海洋保育的做法被倡導,「海鮮指南」、「水產履歷」、「不吃魚翅」等活動紛紛出爐。在此之中,「海洋保護區」被視為是最有效工具之一,受到許多國際組織以及國家推崇,目前全球已有五千八百多個各式各樣的海洋保護區,總面積達421萬平方公里,其中有12個⋯⋯
單一面積超過十萬平方公里。雖然只占海洋面積的1.17%,但許多經驗累積顯示,海洋保護區的成效是顯著的。這場海洋保護區國際研討會的目的,就在於希望更深入思考,海洋保護區對於台灣的價值與意義。

臺灣有沒有海洋保護區專屬法令?還沒有,但有很多目標相同者,例如國家公園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育法等。台灣有沒有海洋保護區?有,包括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留區、漁業資源保育區等都可以算是。就功能性、管理性質可分為三類:「禁止進入/影響 」、「禁止採捕 」與「多功能使用區 」,廣義估計,目前總面積達30,035平方公里,占領海面積的46.15%。

其實,比例數字、區域名稱並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能不能發揮成效?很多人會認為海洋保護區劃設應該是科學結果,不盡然,大部份時候,保護區是科學研究與政治協商的結果,美國 Thompson教授將會告訴我們 Rhode Island以及Massachusetts的例子,在科學家篩選出重要應該保育物種之後,可能需要透過政治協商才能得到分區管理共識,所以,如何取得社區、漁民支持,其重要性不亞於科學研究。日本東京大學Yagi教授將介紹日本六大類1161個海洋保護區,其中有1055個跟漁業相關,將近30%屬於漁民自發性發起的禁捕區,更可見漁民在海洋保護區劃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對於台灣的保護區,來自中研院邵廣昭老師、中山大學宋克義老師團隊以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吳明峰科長會完整說明臺灣海洋保護區的種類,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呂志廣副處長則細說東沙國家海洋公園的特色,以及具有設置潛力的海域。中研院陳昭倫研究員將從墾丁、澎湖青灣珊瑚礁長期監測的結果告訴你,過度漁撈對於珊瑚礁生態造成的嚴重威脅,以及執法的重要性。

研討會的另外一個重點則是由海洋大學海資所劉光明老師的研究團隊以及成功大學張懿老師從漁業生物面剖析龜山島以及台灣東北部附近水域的海洋生態系、底棲生物組成變化與分布,莊慶達老師、陸筱筠老師、陳璋玲老師以及來自美國的Dalton教授則從社會、經濟、區域規畫面分析海洋保護區劃設的人文層次因素。

從海洋保護區為起點,進而思考台灣的海洋事務究竟深度如何?臺灣宣稱為海洋國家,然海洋委員會草案仍在等待審議,海洋事務領域因此受到侷限,來自國內海洋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以及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四所海洋事務研究所所長們希望藉此機會,共同省思台灣海洋事務未來的發展以及定位。

海洋保護區、海洋事務,在台灣仍然是發展中的政策與學門。因此,希望藉由本研討會拋磚引玉,共同思考臺灣海洋的下一步,特別是在面臨南海問題、釣魚台事件的社會氛圍中,希望帶進更多對於台灣周遭海洋環境的關切。

如果我們不願意關心、不積極保護海洋,我們又怎夠格宣稱我們是海洋國家?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2012mpa.ntou.edu.tw/

半小時夠久嗎?

文章日期:2012-09-22 07:20

“那裡面的那個人是不是醫師啊! 看一個病人要看半個鐘頭,到底會不會看啊! ”
某個病人在門診外頭大小聲跟護士嚷嚷,只是,眼前的夫妻需要的恐怕不只半小時吧!
半小時前,一位四十多歲的女子推著輪椅上的先生進入診間,先生年紀約五十來歲,目光往左邊凝視,右手則低垂著,臉上不太有表情,從頭到尾不發一語,看起來是腦中風造成的肢體偏癱。
應該是中風,何時發生的?在哪裡看的?
九月初,在台大看的
這樣的情況,一般應該要住院治療,待病情穩定後進行復健,但是從電腦病歷上看不到之前的住院紀錄,不禁讓我有些疑惑?
可是之前沒有住院嗎?”
那時候沒有病床,我們只好在急診室待了五天。
之後去哪裡做復健呢?’
“沒有做復健,之前先去看神經科,神經科醫生叫我們看復健科,所以今天來看復健科。
看看病人的情況不太理想,再往下問,才知道病人家住中和,家裡還有彼此年紀相差不到一歲的五個孩子,其中兩個還是雙胞胎,正在念小學跟幼稚園的階段。因為經濟情況不佳,所以列低收入戶,雖然有福保(政府提供低收入戶的保障,每個月有固定補助,醫療費全免),但仍然相當拮倨。先生在九月初缺血性腦中風送進台大,但因為實在沒有病床,在急診室待了五天,生命徵象維持穩定後就回家休養。
對於這種中風的情況,最適合由復健病房照顧,經由積極的復健,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甚至語言治療,盡量恢復身體機能。

"這種情況做復健比較有幫助,但是要每天作,不過,你要怎麼來做復健呢? "
"那我只好每天背他搭計程車來醫院。"

但是,這樣每天花上三小時往返到到醫院復健。光是交通費每天就要數百元,算算一個月也要上萬元,實在是筆不小的支出。台大找床不易,加上之前只待急診室,病歷上沒有完整的紀錄,於是,我花了些時間將病人發病後的情況詳實記錄在病歷上,希望能夠幫忙尋找合適的病房,分配到合適的病床。此時,善心機靈的護士提醒,應該問問有沒有適合又離他家近的醫院,可以就近住院,病房也好找。距離中和最近的醫院應該就屬雙和醫院了。

妳們要不要到雙和醫院去申請住院看看,這樣離家比較近?
 “可是,如果我先生住院,我每天要去醫院照顧他,那家裡小孩就更沒有人照顧了。
你可以申請社工補助,醫院方面可以幫忙照顧病人,妳可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照顧小孩,也不用花那麼多計程車費跟時間,再說,在病房有比較好的照顧,也可以比較快改善身體狀況。

這下才發現病人壓根不知道還有哪些醫院可以尋求協助,對於這樣的方案,一般人應該會很開心,但病人家屬對此並沒有太強烈的情緒反應,可能是之前沒想過有這種替代方案,一時之間還無法理解,而顯得有些木然。
由於並不清楚雙和醫院的病房狀況還有沒有空床,或者他們會不會收這樣的病人,為了幫助病人能夠順利到雙和醫院申請病床,於是,又花了我一些時間,寫了幾頁厚厚的,僅量完整的轉診單,說明住院的需求性,希望雙和醫院願意接納病人,讓病人能夠省下這些折騰人的過程。

我不知道這樣的半小時夠不夠,在醫院三不五時會碰到這些經濟相對弱勢的民眾,她們應該是最需要被幫助的一群,但常常也因為知識吸收管道有限,讓她們知識相對也弱勢,反而不知道這些求助管道。對我們來說,我們應該有義務,有責任提供她們最多的資源,我們如果第一線都幫不上忙,還有誰呢?
至於診間外大小聲嚷嚷的那位病人,聽起來身體應該好得很,雖然我們應該擔心被病人投訴,因為投訴會被列為升等考核項目之一,只是,do the right thing,真正幫到病人應該是更重要的事吧!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誰該繳健保費?

文章日期:2012-09-03 20:56
因應二代健保,最近又開始討論旅外僑胞繳費或停保規定的問題,搬出來爭吵的論點是,公平正義(這個詞很好用,但是各人心中的尺並不一樣)?或是僑胞權益保障?這裡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第一, 健保是保險還是社會福利?從目前制度看,當然是社會福利,保險的保費會因人而異,保越多、繳越多、可享受的保險也越多,但不會因為你賺的多就要繳的多,這當然是社會福利。第二, 提供健保服務的是誰?照顧的又是誰?從整套制度發展來看,政府部門投入大量公部門的人力經費,設計各項特約醫療院所管理制度,哪種病可給付,哪種病不能給付,這些都應該是納稅人所想的福利,所以,健保制度照顧的應該是台灣有繳稅義務的國民。在此前提之下,其他使用台灣醫療資源者,都應該一律以自費方式接受醫療,而不應該有各式各樣的管道讓期以極低的保費享用健保資源。所稱的華僑,常年在外生活,擁有外國國籍者,在台灣沒有任何納稅行為;或者是領取台灣政府的月退俸,卻已在國外養老多年的公教人員,到台灣念書的外籍學生,在臺灣也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目前都能以極低廉的費用享受健保,費用全民承擔。這不是金額多少的問題,公平正義原則而已,不是嗎? 這樣,我們才不會看到,僑胞十月回台灣繳保費,好方便作健康檢查。外籍學生來台念書,回國前不忘記先去牙醫作完牙齒診療。這真的不是他們錢花得多不多的問題,再說,除了健保局,誰知道他們每年用掉多少健保資源呢?我想駐外人員也不需要停保啦!他們三不五時返國述職還是可以用得上,再說,以他們的薪俸來說,這些保費絕對是九牛一毛。